主帥急道:"六王子殿下,局勢尚不明朗,還請您留在此地。”
"哼,平日裡畏首畏尾,莫非因年長而喪失銳氣?昨日大明新至,立足未穩,我命你奇襲,你卻猶豫不前。
如今良機再至,為何依舊遲疑?莫非真如傳聞所說,已被大明收買?"
金色鎧甲的副帥冷視著滿頭銀發的老帥,心中暗嘲。
當年這統帥之位本是他囊中物,父王卻執意將其交給那個賦閒在家、老邁不堪的人。
更離譜的是,據說那人已被明廷收買,兩個兒子也投靠了對方。
然而父王依舊對他信任有加,將煮熟的鴨子送到了他手裡。
若自己坐上帥位,這場對明之戰的勝算會更大,登基稱王更是指日可待。
想到此處,六王子胸中怒火難抑。
此刻,帳內氣氛驟變,幾名武將攙扶著搖晃不已的老帥。
而其他將領見狀,非但沒有援手,反而露出譏笑。
顯然,這些人背後都有六王子的影子。
老帥明白,自己如今不過是徒有虛名,真正指揮大軍的是那個野心勃勃的六王子。
許多將領對他號令置若罔聞,局勢已然失控。
或許,南越的命運終究要交由下一代來書寫。
想到這裡,老帥緩緩闔眼。
六王子心中狂喜,一旦老帥歸西,帥位非他莫屬。
南越那位年邁的老帥漸漸平複下來,隻是麵色略顯蒼白。
他勉強站起,語氣平靜卻透著幾分滄桑,“或許是我年紀大了,該退居二線。
六殿下若有意,儘可按你的想法行事。”
六王子聽後喜形於色,環視眾將問道:“諸位將軍,有誰願隨本王偷襲大明?”
“末將願往!”
“殿下,我等皆願追隨。”
看著眾多將領願意聽從號令,老帥愈發站不穩。
但他仍竭力勸阻:“六殿下,此事並非不可行,但切勿輕敵,更不可冒進。”
六王子輕蔑一笑,“本王記住了,大將軍安心養病便是。
年紀大了,就彆操心太多。”
嚴畢,六王子率眾離去。
此次南越集結十八萬大軍侵明,為數十年來規模之最。
此舉不僅源於南越統治者的虛驕自負,更有莫臥兒帝國的暗中支持。
為此,南越耗儘國力,連閒置多年的舊將也被重新啟用。
大明烏州城,英國公張英正部署關門打狗之計。
先遣一隊精兵偽裝偷襲,潛入南越境內,料此消息已由越州探子傳至敵方。
“鄔先生,敵方會信嗎?韓耿可是與家父交手五次、勝過兩次的宿將。”
張英神色微凝,目光在沈嚴與鄔思道之間遊移。
“如若這韓耿老將軍仍似二十年前般驍勇,受越王敬重,我們自然不該如此謀劃。
然如今越王對他甚是忌憚。
但選他為主帥,也是無奈之舉。
更何況,南越軍中還有個狂妄自大的六王子。”
鄔思道冷靜剖析。
一路行來,他仔細研究雙方戰況,對南越形勢的了解不遜於張英。
出發前,他還建議沈嚴派大明密探在越國都城散布謠言,稱韓耿已被大明收買,而六王子才是領軍的最佳人選,令南越邊軍聞風喪膽。
此計果然奏效,許多南越權貴深信不疑。
然而,越王最終仍堅持任命韓耿為主帥。
儘管如此,沈嚴與鄔思道的布局並非全無成效——六王子被封為副帥。
如此一來,即便兩軍未正式交鋒,大明已然占得先機。
至於六王子雖狂傲自負,卻非平庸之輩,多年軍旅生涯磨礪了他的能力。
儘管探子已確認大明軍隊深入越境,但他依舊派遣探子再次核實情報。
得知對方兵力約在兩三萬時,他親率六萬大軍出擊,目標直指這支據傳出自大明京城、精銳無比的西郊大營部隊。
一旦全殲敵軍,六王子的地位與威名定會大幅提升。
“殿下,我軍兵力是敵軍的兩三倍,且儘皆忠於您,戰鬥力絕不遜色於西郊大營!”
"正是如此,六殿下,此番我們必須大獲全勝,讓其他諸王明白,唯有您堪當越國王位。”
聽聞身旁將士的奉承,越國六王子笑意盈盈。
"好!待我們擊潰這支敵軍,本王必為爾等請功受賞。”
眾將聞言,皆心生喜悅。
英國公張英此次布下誘敵之局,用心良苦。
不僅調動三萬大軍,還將沈嚴麾下的三千錦衣衛納入其中。
這三千錦衣衛,無一不是實力頂尖之輩,皆由沈嚴傾儘心血精心培育。
英國公直言,正因錦衣衛太過強大,才需如此周密保護。
英國公此次深入敵後執行誘敵之計,可謂不惜代價。
不僅派出最精銳之師,還攜三千錦衣衛同行。
這般規模,堪稱空前。
誰能料到,雙方尚未交鋒,便已動用如此精銳力量。
而南越方麵更是難以置信。
南越六王子統率六七萬大軍,嚴陣以待,隻等明軍入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有南越將士亦滿懷期待,認為若能全殲明軍主力,必能收獲無上功勳,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六殿下,明軍已入圈套。”
探子欣喜稟報。
六王子及眾將聞此,無不振奮。
"再引其深入,隨後圍而殲之。”
"哈哈,妙哉!明人最愛吃餃子,那就讓他們嘗嘗被包餃子的滋味。”
"此次隨六殿下出征,定要讓韓耿那老賊知道,我南越六王子才是真英雄。”
南越將士群情激昂,爭相讚譽六王子。
可惜,在他們焦急等待魚兒入網之際,一名探子慌忙趕來。
“六殿下,大事不好!明軍似已察覺我軍埋伏,他們……他們正在撤退?”
此言一出,南越六王子與眾將無不震驚。
“撤退?莫非他們識破了我們的包圍?”
“亦或是在試探我們是否有埋伏?”
還未定神,另一探子急報:明軍已棄輜重、馬匹,迅速撤離。
六王子冷哼一聲:“看來他們確實有所察覺。
諸將聽令,追擊明軍,務必全殲!”
儘管明軍並未完全落入埋伏,但部分已在其範圍內。
即便難以全殲,消滅大部亦是收獲。
南越眾將聞令後興奮不已,紛紛領命,率軍呼嘯而出,直追明軍。
而此時,
數十萬明軍正“狼狽”逃亡。
“高勇,你裝得太過火了,鎧甲都不要了嗎?”
“哈哈,這身舊甲陪了我十多年,早該換了。
戰事結束,王爺定會賞我一副好甲。”
“好甲?嗬,不如直接金甲吧。”候仁戲謔道。
“哼,老侯,你彆小瞧我,這次我必立大功。”
“切,誰信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