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辦完高考報名,繳納考試費,這趟進城之行終於正式結束。
“報考費居然是按科目算的。單科80,六門科就要480,三個人1440,怎麼不去搶…”阮小滿氣呼呼的。
“畢竟試卷是一科一科出的,考試也是一場一場考的。”事先就知道的阮雪啼笑皆非。
“我可以少報一門副課,不會影響我們上同一所大學。”卿離用最平淡的口吻說最過分的話。
阮家姐妹:“……”
無形裝嗶,最為致命。
“雖然有點無聊,但我還是希望看見先生刷新高考曆史記錄。”阮雪天真地述說著。
從某一次高考改革開始,「高考」隻剩下民間的俗稱,它的官方名稱被改成「龍國大學入學標準化考試」,全國統一。
所以高考狀元是真·全國第一,檔次比二十年前高了不止一級。
但相對的,含金量反而降低了,因為參加高考的考生數量斷崖式下跌,考查難度史詩級削弱。
舉個辛酸的例子:剛剛接觸高中內容的阮小滿,能在一秒內完成考試費的心算,算術能力已經勝過半數高考生。
“高考狀元嗎…720分還不夠,差不多得全科滿分才行。”卿離回想了一下曆史記錄。
全國最高分都是725往上的。
時至今日,哪怕龍國兩極分化嚴重,依然有那麼一批學子勵精圖治,或是為了自身的前途,或是為了國家的命運。
“反正全科考試費都交了,先生這麼厲害,給我們湖溝區爭爭光。”阮小滿好像有著奇怪的集體榮譽感。
“…也好。”卿離猶豫了一下,沒有拒絕。
他隱約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多留下一些「印記」,自己和她們的聯係就能更加緊密。
“就這麼說定了!今天是星期三,下午還要開門營業呢,我們快回家吧。”阮小滿催促一聲。
“喔?我以為你會貪戀城市裡的生活,想多玩兩天,嗯…用成語來形容就叫「樂不思蜀(u)」。”阮雪意外地笑笑。
因為是反向發音,常用的成語少有四個字的,既缺少美感也不夠簡練。
“姐姐,其實這個詞的「古代發音」是「ebusishu」,你覺得如何?”卿離沉吟片刻,突然問道。
一字一頓,咬字清晰。
姐妹倆眨眨眼。
“還挺不錯的?”&“我覺得好聽。”
“說是說古代發音,其實就是幾代人的時間,那時候每個龍國人都這麼用成語。”
如今卻被束之高閣,淪為大學的某個非熱門專業。
“念著順口、聽著順耳,為什麼要改呢?”
“嗯…我想到差不多八百年前的曆史。那時龍國步入元朝,也是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在語言和文字上的改革…”
元朝之初,少數民族的蒙古語是當之無愧的官方語言,但漢語在宮廷依舊盛行,從皇帝到官僚都不得不學習。
漢文化在全國自上而下的係統性打壓中逆勢上行。
八百年前的國家皇帝尚且做不到顛覆,如今的龍國語言文字卻麵目全非,恐怕是被許多強國合力針對的結果。
“又是以一國之力對抗全世界,這就是龍國的宿命嗎…”卿離用隻有自己聽得見的聲音感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