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參謀長顧黎揚,身著一身筆挺的東夏軍常服,肩章上的星星在燈光下微微閃光。
能夠在各方角力中脫穎而出,走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不管是背景、性格還是能力,都堪稱東夏軍方中生代的翹楚人物。
快速瀏覽了老帥提供的資料,他清了清嗓子,站了起來。
“各位,我說一下我的理解!”
“我建議做一個視角轉換,所謂的超級戰士,我們可以視為一輛防禦力超強,但不具備同級遠程攻擊手段的重型坦克,那麼在本方陣營,我們要打的進攻,就是一場小規模,高強度的步坦協同。”
你彆說,這麼一轉換,剛才那種彆扭的感覺就好多了。
顧黎揚走到大屏幕前,手中的激光光標畫了一個圈:“對麵,已明確的信息包括:擁有大量步兵,確定有一定數量的裝甲車,也就是情報中的‘小隊長’級,以及不確定,疑似存在的重型坦克,也就是‘超級戰士’級。”
“結合剛剛總指揮所說,戰場環境極端惡劣——無衛星、無基站、無通訊支持,這意味著我方最依賴的精確製導武器係統完全失效,隻能使用慣性製導、圖像識彆,或者,手動操控。”
“最後,戰場地形極大限製了戰術選擇——無法迂回,無法穿插,唯有正麵強攻!我們唯一的優勢在於,”顧參謀長在屏幕上點了點,“敵人對我們的存在和攻擊意圖毫無察覺,仍處於常規的、小規模瞭望警戒狀態。”
“請示指揮長,上述戰場環境設定有沒有錯漏或者偏差?”
龍驤鎮嶽滿意地點點頭。
好的執行層,就是能把領導各種奇奇怪怪的戰略意圖,遠景規劃,突發奇想,拆解轉換成下麵好理解,可執行的具體行動方案。
經過一番轉換,問題就簡化多了。
怎麼乾掉敵軍步兵?怎麼乾掉敵軍裝甲車?怎麼乾掉敵人可能存在的坦克?
就在參謀們快速整出一套套作戰方案時,一位年輕的參謀舉手:“參謀長,請問,我方使用的武器,是否受國際公約約束,生化武器,特定常規武器能否使用?”
顧黎揚參謀長立刻看向了坐在上首的老大。
老頭沉吟了幾秒鐘,斬釘截鐵地給出了回答:“保證我軍後方人員安全,一切武器皆可使用。”
參謀長一個激靈,這話得倒過來聽。
一切武器皆可使用,那就意味著解除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甚至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約束。
而保證後方人員安全,那就是前方作戰人員允許“不安全”!
參謀長幾乎瞬間就關聯到了一種可能性,不惜代價,為後方人員開路。
戰術解析到這一步,難度已經極低了,最大的難點,在於很多武器的重量,這幫參謀無法精確評估,不得已,後勤部門又叫了兩名技術人員過來。
方案準備了若乾套,最終,優中選優,拿出了一套各方感覺匹配度最高的方案。
龍驤最終方案又過了一遍,揮手宣布散會,然後帶上顧黎揚,來到了基地後方的另一個辦公室,這裡已經有一名少將軍官肅立等候,見到老帥前來,趕緊起身敬禮。
“小顧,這是裝備部的戰友,你比較熟悉方案,立刻按照這套要求,讓裝備部門準備相匹配的全套武器,他們會無條件配合你的要求,越快越好!”
參謀長心中驚濤駭浪來回翻滾,但終究是一個字也沒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