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需要大家這麼傷腦筋麼?”
周無翼哂然道:“小壽,不要胡言亂語。
楊大夫是朝廷派來處理裘皮兒一案的欽差,他還是潼川路經略安撫使,怎麼能主持利中大局。”
楊福目光微閃,暗戳戳地嘟囔道:“也不是不行啊,少師吳玠,還曾任四川宣撫使呢。”
陳涿光正想拐彎抹角地把話題引到楊沅身上,不想楊壽一句無心之語,給他來了個神助攻。
而一向懦弱的楊福,可是一點也不傻,隻是他爹太強勢了,把這唯一的兒子,管教成了“爸寶男”。
如今他爹死了,這些叔父們貌似對楊家也不像以前那麼親近了。
那當然是楊沅這個小叔父上位,對他們楊家最有利。
所以,他也鼓起勇氣跟了一句。
興元府駐紮禦前中軍步軍第一將副統製慕容千羽,就是今晚開城“裡應外合”引時寒等人進城的將領。
他正存著將功贖罪的心思,楊沅雖然無權過問利中現在的局勢,可他有權把所知所聞所見稟報朝廷啊。
文人一支筆,黑的能說成白的,更何況是狀元郎的一枝妙筆。
這時不拍馬屁取悅楊沅更待何時?
所以,他馬上跟了一句:“對啊,楊大夫是太尉的族弟,如果由他接任利中諸軍都統製,相信無人不服!”
南鄭知府孔紀濤和掌書記陳涿光同為利中楊氏軍事集團裡的文官勢力代表。
其實他的官職要比陳涿光高,但陳涿光官階雖低,卻是楊政太尉的幕客師爺,實權還在孔知府之上。
因此,他二人之間,一貫以陳涿光為首。
此時一見情勢發展,孔知府馬上出來打配合。
孔紀濤撫須頷首道:“不錯,吾等若聯名舉薦,相信楊大夫亦可兼領我利中軍政大權。”
興元府駐紮禦前後軍步軍統製高敢,就是和時寒並列的另一山頭的帶頭大哥。
他的威望、資曆、權力,較時寒都要遜色三分。
但論實力,相差有限。
這利中之主,無論如何是輪不到他坐的,所以他最怕的就是由吳家接掌楊家軍。
那樣的話,他們這些身上楊係烙印太深的將領,最後都得卷鋪蓋滾蛋。
其次,他怕的就是時寒上位。
兩人較勁較了半輩子了,時寒一旦做了利中之主,還能有他的好果子吃?
一雙雙的小鞋丟過來,能憋屈死他。
想到這裡,高敢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我讚成!我高敢舉雙手雙腳讚成!誰反對?”
酒色之徒楊祿見狀大喜。
真正知道楊沅與他這個楊家並無關係的,隻有太尉楊政和掌書記陳涿光還有他爹楊福。
他和楊壽一樣不知真相。
他小叔爺要是當上利中之主,那他不就可以繼續當個無憂無慮、酒色財氣的二世祖了?
啃完爺爺啃小叔爺,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
楊福馬上道:“我小叔爺做利州中路禦前諸軍都統製好啊。
諸位將軍都是我爺爺的左膀右臂,我小叔爺做了利中之主,絕不會慢待了諸位將軍。”
時寒垂眸一想,並入吳家軍,絕對是死路一條,他最好的結局,就是卷鋪蓋滾蛋,回家當個富家翁。
大丈夫豈可一日無權?
對他一個一生戎馬的將軍來說,這樣混吃等死的日子簡直比死都難受。
那麼其次,就是等天子另行委派一位能坐鎮利中的人來。
以利中如今亂象,為了鎮得住局麵,說不定張浚、楊存中這等老帥就會被派來。
他們在軍中的資曆、威望和地位不在楊政太尉之下,一旦他們來坐鎮利中……
而且他們年紀大了,說不得三五年後天年儘了,利中又是一番動蕩。
反觀楊沅,他很年輕,投靠他又是幾十年的穩定前程。
而時寒未必還能再活幾十年,那就是一勞永逸的選擇了。
再者,楊沅在軍中沒有根基,還沒形成自己的派係。
如果他成為利中之主,不代表楊氏軍事集團現有山頭中的任何一個。
所以,他是利中各派勢力都能接受的人選。
想到這裡,時寒驀然抬起雙眼,沉聲道:“我讚成!”
時寒這一開口,周無翼、劉入溪馬上表態。
“我讚成!”
“我讚成!”
一時間,滿堂讚成聲起。
楊家父子三人雖然仍沉浸在楊政去世的悲痛之中,也不禁大為高興。
陳涿光目光一閃,便快步走向帥案,沉聲道:“那麼,我來寫聯名舉薦奏章。”
南鄭知府孔紀濤一見,急忙上前道:“陳書記,你傷勢未愈,還是我來動筆吧。”
“無妨!”
陳涿光提起筆來,側立於帥案一側,對孔知府微笑道:“有勞太守為我研墨,你我諸位,聯合署名就是。”
孔紀濤一邊研墨,一邊幽怨地瞪著埋頭書寫奏章的陳涿光。
你個老東西,都變成獨臂大俠了,還要跟我搶舉薦之功,讓讓我,你會死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