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建立也不過五十年時間,當年的建立是華朝考慮到華海城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靠近海岸,經濟發展極為迅速。
為了照顧本地人的教育,才建立的龍門書院,可以讓本地的學子們沒有後顧之憂的為貢獻華海城而出一份力。
而且後來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相當正確的,華海城也很快從當初一個無名之地發展成了一個聞名世界的重城。
它的經濟每年都在高速增長,十八年前華朝對戰邊境六國時,華海城更是無私支援了邊境大軍,物資幾近占到當年戰爭後勤的三分之一。
所以龍門書院是華朝一枚重棋。
雖然全國各地都不滿龍門書院後來的地方保護主義,但它依然無視輿論批判走自己的路。
華朝高層和華海城的權貴們以強硬態度撐著這間書院正常運行,讓華海城本地子女儘量能夠上高等書院,這措施間接留住了很多人才。
第一塚虎也在龍門書院求學過,不過他現在卷宗全部變成了華朝機密,沒幾個人能見到。
而龍門書院經過五十年的發展,也從當初的三千多名師生上升到兩萬多名。
這裡的每一個學子都有補助,每月書院補貼學生三十兩銀子當做餐費,逢年過節還有慰問品發放,更有鼓勵金發放,曾有學子四年讀下來不僅沒出一文錢學費,還賺了兩千兩銀子,最重要是這裡的學子出來以後就有本地商業鏈進行消化。
對朱明來說,這種製度簡直太熟悉不過,如若不是生活不同,他甚至都要懷疑自己是否真的穿越了。
這個朝代的人們思想觀念太過先進了。
不過朱明來龍門書院雖然有雄心壯誌,但卻沒有過於好高騖遠。
他想先在龍門書院磨礪自己四年,充實自己人生之餘也擴展人脈。
他很清楚自己必須厚積薄發,因為沒有底子的自信永遠隻是狂妄。
書院登記總共三天,這是書院為了避免九千新生擠破頭,所以很多本地學生都在最後一天過來,這樣既可避免跟外地學生擁擠,也可在家多享受兩天,而沒朱明隻能選擇早早報道,他要早點熟悉書院環境。
人來人往,笑聲歡騰的書院之中,楊柳依依,綠意盎然。
無數莘莘學子絡繹不絕地在書院之中行走。
“這邊!新來的師弟師妹請到這邊。”
負責接待的師兄們此時正忙的不亦樂乎,見有新生來,急忙有所選擇地迎了上去,漂亮的女孩子自然是他們的首選,其次是普通女孩子,再次是衣飾華麗的公子哥兒,最後才是普通的少年們。
這裡就這是麼現實,美麗的姑娘和有錢的人總得到額外優待和青睞。
“世道炎涼,人心不古啊。”西平樂扼腕道。
他自從馬車修好以後,趕到書院從車上下來就一直緊跟著朱明。
用他的話來說,朱明很合他脾氣,有資格做的他朋友,所以他就跟朱明一起排隊一起報名,還從背包中摸出幾個特產邀請朱明品嘗,一臉老大的樣子,道“來,華西的穀子餅。”
朱明也沒有冷卻他的熱情,吃下兩個味道還算可以的穀子餅便忙碌了起來。
他並不喜歡有所圖謀的笑容,所以直接拒絕了那些看見他懷中銀票而來的師兄們的好意,獨自與西平樂按照書信上的流程報名,他深刻明白世上唯一最能依靠的人便是自己。
在朱明的世界裡,自己才是最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