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救場出道許宣!
小魚兒的專輯,到了晚上的時候,下載量終於突破了二十萬。
這個成績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
畢竟這是魚幼晨出道以來第一張專輯,能在第一天有二十萬的下載量已經非常逆天了。
雖然和趙紅顏的五十萬下載量還有點差距,但也非常不錯了。
因為這個時代已經進入網絡數字時代,和之前的cd以及磁帶時代不同,所以這種幾十萬的下載量看似非常的恐怖,可實際上並沒有多少收入。
比如網上的正版下載,其實隻有一塊錢一次,而且還要給網站分成,交稅什麼的,這些除去之外,還剩下三毛錢左右,而這三毛錢公司還要分成一半。
比如魚幼晨所在的天籟娛樂,公司要包裝魚幼晨,要推廣和打廣告公關,這些都是需要費用的,故而根據公司和藝人簽訂的合同在分出去一部分,一般情況下都是對半分,s級合同可能會少一些。
所以,這三毛錢在分出去一半,那麼到歌手手中再脫去一層個人所得稅,嗯,剩下一毛錢左右。
故,魚幼晨第一天二十萬下載量,到手的錢大約是兩萬塊。
看似很不合理?
但基本上就是這樣,不僅是華國,全球都是差不多的狀態。
藝人,尤其是歌手,靠下載隻能賺個溫飽,而且網上的正版下載是一個細水長流的收入。
比如魚幼晨的專輯,等下載量達到一個峰值後,會慢慢的下降,以後可能每天維持一萬的下載量,但這是每天都有的收入,故而現在的歌手對於發布專輯和單曲也是非常積極的。
你要明白一件事,魚幼晨的專輯中有十首歌,二十萬下載量,平均一首歌也僅僅是兩萬次下載。
這是一張專輯帶給歌手的收入。
也是因為魚幼晨的名氣不顯才會這樣,人家趙紅顏的第一天下載量就是五十萬,歌曲質量如果不錯的話,今後每天維持五萬下載就是五千塊的收入呢。
但是彆忘記了藝人附加的價值,比如某種大型公司發布會,剪裁,還有演唱會,廣告,電視劇和電影的邀請等等,這些收入才是大頭。
所以,看到這個下載量後,魚幼晨和駱清溪以及天籟娛樂上下都鬆了一口氣,起碼魚幼晨算是包裝起來了,第二張專輯肯定能晉級一線歌手了。
所以當晚魚幼晨還給許宣打了一個報喜電話,但是卻埋怨許宣說,自己的專輯中,許宣的五首歌下載量是最高的,其餘的五首歌幾乎沒什麼人下載。
許宣心中暗笑,那五首歌,哪一首不是經過時間沉澱的經典?哪一首不是被另外一個時空的歌迷推崇的?所以根本不意外好吧。
翌日。
劉澤天從公司內走了出來,跟在他身後的還有恒昌娛樂的談判團隊和律師。
一夥五個人,直接坐車來到了炎黃出版社總部。
炎黃出版社在華國內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這個出版社沒有太有名的作家,但是這個出版社卻是很多電影人導演比較喜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