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救場出道許宣!
微博上。
“就這首歌也能拿到冠軍?”
“嗨,真的是土的不能再土了!這種歌也能拿到冠軍我也是服氣的!”
“就在舞台上‘嘚啵嘚啵’幾個字就冠軍了?”
“你們懂個錘錘,娟姐的冠軍實至名歸!”
“有本事你們唱唱試試啊,看看這首歌到底能不能拿到冠軍!”
“支持我娟姐!《忐忑》無敵!”
“哈哈哈,笑死我了,這首歌太有意思了”
“真尼瑪的服氣,好聲音越來越不正規了,這種歌都能拿到冠軍!”
好聲音的組委會表示這鍋我們不背!
這要是不讓烏雪娟拿到冠軍,估計整個網絡都會噴他們。
好聲音也是害怕這一點,所以總冠軍也隻能頒給烏雪娟。
不然的話,噴子們又要說,烏雪娟這首歌那麼難唱,為什麼不給烏雪娟。
要麼就是歧視我希島妹妹,這是不利於兩國團結的。
畢竟我希島妹妹獨自一人來到華國,很可憐的。
鄧又臣都能想到這些黑子們的理由。
所以,不管總冠軍給誰都會有人罵。
相對來說,總冠軍給了烏雪娟反而能讓更多的觀眾們接受一點。
網上的撕逼大戰打的有來有回。
這時候,京都的娛樂頻道內。
樸仲勳看到這個消息,聽到《忐忑》這首神曲後,也是驚訝的目瞪口呆。
“這就是你們華國的歌壇嗎?”樸仲勳問。
何沾也是有點尷尬。
這首歌,太尷尬,太羞恥了。
你彆說這歌多難唱,但拿到好聲音總冠軍就是有點讓人感覺很尷尬。
何沾無語的道“習慣就好了,對了,導演交換,您也在其中之列吧?”
樸仲勳也不好過分的諷刺華國的娛樂圈,所以也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兩國導演交換,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吸收各國的導演技術,以及娛樂內涵。
但實際上,這種交換卵用沒有。
反而成了華國這邊流放導演的一種借口。
南韓的娛樂圈,早就已經形成半工業化了。
華國的導演在南韓就沒有一個能混出頭的。
所以,此次去南韓的導演,都是帶著任務的。
首先就是要在南韓拍攝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並且能有一定的成績才行。
可事實上,隻有導演們才明白,想要在南韓出頭?不要太難!
這些年,韓流文化為什麼肆虐華國?就是因為導演圈子的能力。
顧清風這個級彆想著的是去好萊塢。
而下到張東順這個級彆就是能有一個本子拍戲就知足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是當前華國導演圈子的現狀。
故而,領導們根本不會明白這種交換,簡直就是讓過去的華國導演身處尷尬之境!
但是南韓交換過來的導演卻是香餑餑。
韓劇在華國內地太吃香了。
所以此次交流會的領導們,也想讓南韓的導演在華國執導幾部片子,讓華國的導演也學習學習。
然後就形成了現在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