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救場出道許宣!
電影總局。
局長辦公室。
翟永相坐在辦公桌上,聽著馬平立說著當前電影界的一些事。
但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國產電影,需要一些能拿得出去的作品。
大文娛推廣雖然是迫在眉睫,但不能一個勁兒的引進外國的作品,從而打壓了國產電影的銷量。
所以從開始的計劃就有國產電影保護月的說法。
而且就算是引進國外大片,也需要有數量上的限製。
在此之前,外國電影引進,都是中影在審批,或者是單獨引進,偶爾一部也不會影響國產電影。
可如果跟鷹國等國家簽署協議,那就是固定的每年引進多少部電影了。
一旦好萊塢工業電影大片進入華國,又或者是南韓,東瀛,甚至是三哥寶萊塢的精品進入華國,那國產電影的生存空間就更小了。
其實說到底,就是不能隻引進,也要輸出!
那麼,屬於國產電影的精品製作,拿獎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可是拿獎談何容易!
雖然內地的這幾個大片導演都拿過獎項,但也都是千難萬難,甚至是從一開始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隻有張凱剛在戛納拿過一次金棕櫚!
太少了!
肖申克的救贖,完全是可以衝擊戛納的。
但是馬平立卻說道“這樣精彩的本子,有內核又有內涵的故事,如果讓一個年輕導演去拍攝,很可能會毀掉經典,所以我的意見是,把這個本子交給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導演,比如張凱剛,李經天,或者是王碩這個級彆。”
翟永相六十來歲,看上去有點老態龍鐘了,跟北旗的老總陳智棋有著很大的差彆。
他微笑的看了一眼馬平立,問“人家剛寫出來的劇本,你就要占為己有,沒有這個道理的。”
馬平立馬上就擺擺手“怎麼可能白拿?編劇署名還是許宣,也可以讓他進入劇組,掛名一個副導演,年輕人嘛,多學習,多長長見識也是可以的。”
說到這,馬平立又忽然靈光一閃,說道“咱們電影總局,也可以給年輕人一個承諾嘛,以前一些不能過審的本子,隻要不涉足原則問題,是可以通過的。”
翟永相明白馬平立的想法。
也知道他說的沒錯。
很多不能過審的題材,其實是能通過的,比如之前張凱剛拍攝的《梅姑娘》,那簡直就算是三級片了,可還不是給通過了?
因為張凱剛的名氣和地位都太大了,所以電影總局也要考慮很多因素。
隻是許宣這個級彆,想要通過一些比較難的題材就不容易了,那麼這個承諾就算是補償。
翟永相知道下麵幾個副局長在較勁,所以就笑著說“這件事,不僅是需要年輕人同意,更需要讓婁副局長也同意才行。”
馬平立秒懂“好的,總局的論壇會,我退出。”
翟永相聞言就笑,頗有點顫顫巍巍的站起身,說道“那就走吧,看看年輕人是什麼想法,咱們總不能強迫彆人。”
“是的是的,一定要雙方都心甘情願才行。”馬平立嘴上這樣說,心中卻明白,隻要翟永相開口,他許宣還能討價還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