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特效之外,觀眾們不認可國內的科幻,認為都是偽科幻,或者就是打著科幻的噱頭拍劇情片。
許宣現在要拍攝科幻片,可以說是非常大膽的。
“是啊,總要有人去做不是?今年年底,國家就要簽約一攬子協議什麼的,到時候國外的大片衝擊國內市場,國內的導演和港台的導演都會受不了的。”
許宣記憶中,在原時空那段時間,國內的導演簡直是哀嚎一片。
像是什麼大恐龍,泰坦尼克號,衝擊國內的票房簡直讓人絕望。
那時候國內電影最終起步還要等到2015年後。
而這個時空,因為版權意識較強的原因,導致很多不成名的導演也能生存下來,所以大家比以往原時空更保守。
那麼就造成沒人敢創新,更沒人敢接觸科幻片這一類彆。
因為隻要拍攝科幻片,肯定是要跟國外比較的,那結果就是誰比較誰尷尬。
不過許宣選擇的切入點不會跟這個時空導演一樣,上來就是大型科幻片,而是選擇比較吸引眼球的片子做入看點。
比如《驚天魔盜團》,或者是《月球》這種成本不算太高,但是有科幻內核的東西。
但其實,小成本的《月球》絕對是一部經典,也是一部妥妥的科幻片。
可問題是這部電影節奏很慢,是一部科幻劇情片。
這電影撲街是不可能撲街的,可不敢保證能拿到好成績,那麼許宣就比較偏向《驚天魔盜團》了!
選擇這部片子,但卻又有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成本!
這部電影肯定要製作很多特效,還有槍戰和追逐戰。
這些成本計算在其中都比《月球》整部戲要高很多。
同時,魔盜團的主角們怎麼選?
都選擇大腕的話肯定是好的,但是利潤就要分攤出去。
所以許宣還在猶豫,到底選擇哪一個。
劉家安跟陳冬走後,黃希雲拿著平板電腦走進許宣的辦公室說道“老大,企鵝又開始了。”
企鵝新聞部天才的隕落!
新聞標題很大很粗,整個門戶網頭版上,貼著許宣的照片。
縱觀許導演的經曆,我們不得不說是一位天才,不過許導演的第二部電影,還是出現了嚴重的票房縮水。
封神榜持續走高,時至今日票房已經趕超調音師。
那麼我們不禁要想,當初許導演說要跟六大導演比拚的打賭,是不是還作數?
當然,作為觀眾,我們當然希望許導演繼續拍攝更精彩的作品。
但是作為這件事的核心,許導演如果退出了電影圈,是不是代表著從此不再涉獵電影?
我們不得而知,目前企鵝新聞部還沒有得到未來娛樂相關的回應。
“他們倒是給我們打過電話,隻不過一聽這種問題大家就掛掉了。”黃希雲說道。
許宣搓了搓下巴問“江檀兒的新聞你收到了吧?”
“是。”
“那就給董運朝打電話,放出去吧,還有,我跟小魚接吻的照片隨後也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