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宗之正德風雲!
朱厚照的詔令剛下,工部就湊齊人馬連夜開工,第二天,諾大的京城中就隨處可見那紅色的特質橫幅了,上書幾個大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時間成了京中一大景觀。其餘州府聽聞以後,也紛紛效仿。
看來這中央集權製度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它能讓政令在“表麵上”下達各地,也能集中整個國家的力量做一件事情。至於政令下達以後會不會被惡意篡改或者不執行,那就有待考證了。
……
次日,在鴻臚寺少卿杜可宗的帶領下,以宮本四郎為首的十一名倭國使臣來到了豹房外。因為昨天朝堂上風向突變,加之自己的頂頭上司鴻臚寺卿馮申已經被錦衣衛徹查,杜可宗對這些倭使一點好臉色都沒有。這群倭人也察覺到了兩天內這鴻臚寺內對他們態度的轉變,也板著個臉徑直走著,雙方半個多時辰裡竟沒有一絲交談。
其實杜可宗心裡對這群身材矮小的倭人是極為感謝的,畢竟要是沒有他們的到來,自己的頂頭上司馮申也不會被問罪,自己還不知道要在這少卿的位置上熬多少年呢!但是感謝歸感謝,這份“恩情”杜可宗一定會記在心裡,但絕對不會表露出來的。
剛到豹房門口,這群倭人就被驚呆了,這也不能怪他們沒有見識,畢竟在他們那個彈丸之地,是絕對沒有人力也沒有物力能建造這樣一個宏偉的建築群的。
身材本就矮小的倭人,站在這豹房的門口,顯得愈發的矮小了。經過侍衛的嚴格搜查,讓倭使交出隨身攜帶的倭刀後,發現竟然還有一柄七十公分左右,用匣子裝著的倭刀。
“這是我們國王讓我們敬獻給大明皇帝的禮物。”宮本四郎解釋道。
杜可宗對著搜查的侍衛點了點頭,覺得應該沒什麼問題,畢竟朱厚照身邊還有更多的禦前侍衛呢,於是這十一名倭使就踏入了大明朝當今的行政中心—豹房。
這鴻臚寺少卿杜可宗也是第一次來豹房,剛踏入內庭,心中就想起了周官中的敘述:“匠人建國,方九裡,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王宮門阿之製五雉,宮隅之製七雉,城隅之製九雉。”
在看這群倭使,頗有幾分“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的感覺,東瞧瞧西望望,時不時還驚呼感歎幾聲。那宮本四郎看著屬下沒出息的樣子,低聲怒喝道“終有一日,這將會成為我們的領土,你滴,且不可失了我大倭國的顏麵!”
從進門步行了大概二十多分鐘,總算到了朱厚照處理政務的正堂。
“陛下,門外有人通報,那幾名倭使到了,就在門口站著等您召見呢。”一名老太監走進來對朱厚照說道。
朱厚照捧著手中的茶,身後是兩個水靈靈的小丫頭給他捏著肩膀。朱厚照像是沒聽到一般,繼續喝著茶,暢想著自己成為千古一帝的美好未來。
此時的京城猶存幾分寒意,因為正值小冰河時期,外頭擱在後世估計也就是零下五六度的樣子,朱厚照身上穿著貂,又命人當著門外那群倭人的麵端進來一個熱乎乎的火盆烤起火來。
“這天真冷啊,在朕的這豹房裡,馴養的動物都有人專門為之保暖,有些人卻是連這畜生都不如。”朱厚照故意在屋內長長的歎息了一聲,聲音之大,門外可聞。
在門外站著吹冷風的十一個倭使很明顯是能聽懂大明的官話的,聽到了朱厚照所言,眾人都咬牙切齒。可憐了那鴻臚寺少卿杜可宗,不但被一同晾在門外吹冷風,還被朱厚照“無意冒犯”,聽到了朱厚照的話,杜可宗的嘴角抽了抽。
“皇帝陛下怎麼還不讓我們進去,莫不是故意消遣我等!”宮本四郎沉著臉問道。
“幾位有所不知,我家陛下自登基以來,就勤於政務,此時陛下正在處理朝政呢,奴隸實在是不敢去打擾陛下啊,還請幾位貴使耐心等候。”那名老太監說完,就當著眾倭使的麵跑到了牆角,跟一群小太監一同烤起火來。
“你們就連個凳子都不給我們嗎?”宮本四郎忍無可忍。
“幾位有所不知,咋家陛下自幼節儉,對宮中用度向來是能省就省,所以這豹房內沒有一把多餘的椅子。”老太監隔著距離喊道。
“對了,幾位不妨就先坐在地上吧,放心,我家陛下愛乾淨,這地上都是打掃過的,不會弄臟了幾位貴使的衣服。”老太監笑著補充道。
“那,不是有空閒的凳子嗎?!你大明朝庭就是這麼對待來客的嗎?”一名倭人指著不遠處的凳子喊道。
老太監對身邊的小太監使了個眼色,小太監立即心領神會,跑過去將那凳子給砸了。
“那凳子是壞的,貴使若是不嫌棄的話,去坐便是。”老太監烤著火說。
“八嘎牙路!”宮本四郎忍無可忍。
……
終於,過了半個多時辰,一行人等到了朱厚照的傳喚。
一群瑟瑟發抖,鼻涕都快流下來的倭使走進了正堂。剛進來一股暖意就湧遍全身,打了個寒顫後,杜可宗立即給朱厚照行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