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 漢武帝12_盤點奪權篡位指南[曆史直播]_思兔閱讀 

第 83 章 漢武帝12(2 / 2)

他蹙起眉頭,在思索天幕剛剛的話。

真的,有這麼差麼

劉徹在殿中逡巡一番,沒有發現桑弘羊的身影,想著還是回頭好好跟他這個大管家商議

一番。

陛下凝眉思考,底下人有些不知所措。誰知道陛下這到底是在沉思,還是忍著怒火啊

沒人敢在這時候開口說話,怕觸黴頭。

但霍去病是不在乎的,他知道陛下不會遷怒於他,而且這種尷尬的時刻,他也想遮掩一番。於是假裝好奇的問道“仙子為什麼說自己是八輩子貧農出身呢天庭上也有貧農麼”

“”衛青瞬間明白了外甥的想法,為了配合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倒覺得天幕上這位仙子,像是後世之人,她這語氣明顯就是後世之人在做評述嘛。”

霍去病反駁“不可能,後世之人怎麼能有這麼大的仙術,展示出來這天幕”

衛青趕緊補充“我不是這個意思,有可能仙子是後世凡人,有了大造化才得羽化登仙,前世為人時是窮苦出身也未可知嘛。”

開玩笑,要是說這天幕之上的隻是一介凡人,那陛下還不得跟他拚命。

劉徹已經緩過來了,看著兩人的爭論,莞爾一笑。

算緡告緡令,他自己發出去的詔令是不可能回收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但是可以有改進的空間嘛,回頭看看能不能打個補丁。

不過漢武帝還有後手。因為他身邊,有一位真正的經濟改革大佬桑弘羊。

桑弘羊出生於洛陽的一戶富商家庭,年僅十三歲就以“精於心算”名聞洛陽,因此被朝廷下詔,特拔桑弘羊入宮,任侍中。

後來景帝去世,武帝登基,桑弘羊長期在武帝身邊伴讀,逐漸成為武帝的得力助手。

而他有多牛呢

桑弘羊,站在商鞅和管仲的肩膀上的法家集大成者,新一代理財大師,大漢帝國的財政奠基人。

這麼說吧,後世兩千年封建王朝,關於經濟方麵的政策,都是在桑弘羊的基礎上修修補補。當年啦,桑弘羊也不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他也是多年潛心鑽研商鞅、管仲等人的著作和政策,並且親身經過劉徹折騰的那些詔令,不斷總結得失,才神功大成的。

過分了啊。

劉邦掰著手指頭數數,想他手底下的蕭何、韓信、曹參、樊噲,哪個不是人才,都沒聽仙子這麼誇獎過。

怎麼曾孫手底下的能臣乾吏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呢

嫉妒了。

好曾孫劉徹一展眉眼,開心了。

他就是有眼光啊,桑弘羊確有真才實學,他今日也是打算讓桑弘羊正式接管天下賦稅的。

沒想到就被天幕誇獎了,這下子他更有信心了

漢朝從成立開始,幣製就很混亂,中央有中央的錢,諸侯國有諸侯國的錢,民間還有各種盜幣,等於說秦始皇搞的統一貨幣全白乾,一夜回到解放前。

漢文帝時期開放了鑄幣權,本意是想通過自己的近臣鄧通家族鑄造貨幣,去和當時富甲一方的吳王劉濞打擂台,讓鄧通錢霸占市場。

可惜失敗了。

此後市場情況更加混亂,造更加猖狂。

漢武帝上台後也進行過幾輪幣製改革,但是不得不說,金融這玩意兒他劉小豬還真玩不轉。幾次改革可能讓朝廷短暫斂財,但代價是一輪一輪的收割百姓手裡的浮財,反而使經濟情況更差。

“金融”這個詞,小豬不太懂。

但小豬覺得他儘力了。

為了充盈國庫他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了。畢竟國庫沒錢怎麼準備物資,怎麼犒賞將士沒輜重沒賞錢誰去打仗不打仗怎麼征服四方,製霸天下

伊稚斜單於是被活捉了,但匈奴又沒徹底亡國,他們還躲在漠北選新的單於出來

就在這時,桑弘羊接手了這個爛攤子,啟動了漢武帝時期第五次貨幣改革。

首先最最重要的,就是回收諸侯手裡的鑄幣權,從今以後,有資格鑄造錢幣的,隻有中央朝廷。

其次,朝廷自己鑄幣來獲得鑄幣稅。假設一枚銅錢應該用1克銅,才能價值10文錢。但現在換成08克的銅,其他用便宜金屬填補,而這枚銅錢還是價值10文錢。那麼省下來的02克銅,就是朝廷白掙的。

積少成多,隻要國家經濟越發達,市場上流通的銅錢越多,朝廷鑄造的錢幣越多,那收到的鑄幣稅就越多。

當然,這個含銅量最少要有個七八成,再低銅錢就過於輕了,老百姓也不是傻子,輕飄飄的銅錢百姓不會認可麵值上的價值,會造成貨幣貶值。

桑弘羊第五次改革所鑄造的錢幣,麵文印有“五銖”二字,重如其文,因此被稱為五銖錢。

而且,這五銖錢還有一個小創意。

古代使用金屬貨幣,其實造的成本很低。因為百姓有一個簡單好用的辦法,就是用銼刀對著銅錢的邊緣用力磨,磨下來的銅屑融成新錢幣,憑空生錢。

而桑弘羊為了防止民間,在傳統銅錢的邊緣,加了一個淺細的外郭,稱為“郭半兩”。這個技術普通民間根本不可能有,外郭也防止民間再磨邊緣的銅屑融成新錢。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錢幣防偽技術,遙遙領先。

遙遙領先,聽到沒。

我大漢就是遙遙領先

這樣的五銖錢推出後,果然大受好評,民間的貨幣使用情況終於穩定下來。即使兩漢滅亡,漢五銖也一直流通下去,之後曆代鑄造的錢幣也都是仿造漢朝的樣式,製作這種五銖錢。

直到隋煬帝時期,楊廣就犯了剛剛說的錯誤,將含銅量降的太低了,大量錫鉛讓隋煬帝時期鑄造的五銖錢又輕又白,欺騙人民感情,一己之力拉低五銖錢累積了七百年的信用。

後來李淵建立唐朝,民間的五銖錢實在沒法用了,無奈之下才重新選定新的樣式,鑄造了另一個鼎鼎大名的銅錢,開元通寶。

對,開元通寶不是李隆基開元時期鑄造的,早在武德年間就有了。

七百年有點短了。

周朝八

百年,劉邦還以為自己的大漢能超過周天子呢,結果連七百年都沒有。

真想知道後世的故事啊

除此之外,桑弘羊還推出了白鹿幣和白金幣兩種奢侈品。

白鹿幣就是用白鹿皮做墊子,售價四十萬錢,然後吸引諸侯勳貴來買。因為這種白鹿,隻有長安的皇家園林上林苑裡才有,所以白鹿幣也成了尊貴的象征。

就像愛馬仕一樣。不對,叫鹿易威登比較合適哈哈。

白金幣也是差不多的套路,都是用來割上層階級韭菜的。

當然,桑弘羊為後世做出最大的貢獻,還是鹽鐵專營。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接受了大商人孔僅和東郭鹹陽的建議,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籠鹽鐵”,實行了鹽、鐵和酒的國家壟斷經營製度,將鹽鐵的經營收歸官府,實行專賣。

鹽鐵糖酒,在古代可都是戰略物資。尤其是鹽,在沒有更多化學手段的古代,鹽就是最重要的防腐、保存糧食的手段,鐵就更不用說了,從武器到農具,全都跟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之後,漢武帝在鹽鐵之外,還把酒也納入了專營之列。

這些可都是天下之利,朝廷專營之後,漢武帝再也沒缺過錢了。

而桑弘羊也在五年後的公元前115年,正是被任命為司農丞,成為帝國經濟的掌舵人。

漢武帝在現在儒生的嘴裡,跟始皇帝一樣都是暴君的代名詞。

朱元璋的侍講翰林前兩天還暗戳戳的說過,希望自己不要學這些暴君。

但是他可不愛聽這些話。

他想著,漢代時鹽鐵是“戰略物資”,需要朝廷專營,那麼到了現在除了這兩樣,還有什麼也屬於戰略物資,需要他們皇明來專營的呢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政策雖然不是專營,但是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平準均輸”。

在這以前,所有的稅賦都是要押解到中央的,地方是沒有地稅這個概念的。

而因為漢代田稅都是征收實物,導致大量糧食囤積在長安,造成冗餘。

因此漢武帝下令搞“平準”,也就是說以後山東的大蔥就不要運到長安了,直接拉到河南賣掉,盈利的錢直接入國庫。

這樣省了運輸的損耗,得到更多的錢,還豐富了其他地區的物資,防止商人壟斷市場。

而均輸相當於中央調控,根據物價,貴時拋售,賤時收購。

呂後讚賞“這倒是個仁政。”

可以提前實行起來。

想到馬上就要握至尊權柄,她就有些迫不及待了。

不過,這幾個政策也是有副作用的。畢竟是國營企業,懂得都懂,什麼品控不嚴、服務態度不好、經常缺貨之類的毛病是一樣不少。

吏治比較清明,中央監管跟得上的話,問題不大。但如果皇帝鬆懈了,那底下那幫人可就鬆的沒邊了,農民不買國營的帳,甚至退回到用石器來耕種。

不過漢武帝時代還算可以,畢竟我們劉小豬暴君的名聲不是白來的。他是真的任命了大量寒門子弟去地方擔任刺史,這些刺史為了把握住這好不容易展現的上升通道,也是真的下狠手,拿地方豪強和官吏給自己鋪路。

這些人,在史書上有一個相同的名字,叫做“酷吏”。

酷吏與方士,是漢武帝後期朝堂上的重要力量。

既然說到了這裡,那我們接下來就講講方士是怎麼占據朝堂的。

簡稱劉小豬的神秘學進修曆程。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終極牛散 挾持年幼的皇帝與異世界為敵 穿越玄幻:主角反派都被我調教 末日簽到變強係統 穿書,她成了惡毒反派早死的女兒 代母休夫!異世歸來後嫡女殺瘋了 杯戶町的醫生小姐 拜托,大小姐到七零依舊是大小姐 史上最強射手 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