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明末下13_盤點奪權篡位指南[曆史直播]_思兔閱讀 

第 56 章 明末下13(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除此之外,我覺得明朝,尤其是中後期的選官製度也是有待商榷的。

朱元璋覺得,在天幕的嘴裡,他的大明似乎千瘡百孔,處處漏風,沒什麼好的地方。

麻了。

沒錯,u接下來要和大家討論的,就是大家經常聽說過的一類官員。

翰林。

翰林學士是內閣閣臣的重要來源,甚至到了明朝中後期發展出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這樣的選官潛規則。

讓我們來康康這種說法是怎麼發展出來的,以及它的優缺點。

有點子荒唐

翰林雖然是近臣,可是不通庶務怎麼能當好主政官員

要說翰林,就不得不先說說科舉了。

唐代開科舉時有數十科之多,進士隻是其中一科,考的是詩詞歌賦和時務,為啥呢因為進士的目的就是選拔適合充任皇帝文字處理,顧問建議職務的人。

說白了,就是招秘書。

問題在於,這不是普通人的秘書,而是皇帝的秘書

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首長的秘書那就是相當於半個首長,即使地位比他們更高的人也要客氣恭敬。進士於是成為科舉中最顯貴、最清閒、提拔最快的一科,很快壓倒其他科,成為科舉的代名詞。

而且,由於進士這一科設置的原意是招秘書,所以不管是唐宋考詩詞歌賦還是明清考八股,都不涉及實務,僅僅是道德文章。即使是八股中的策論,也屬於“鍵政”一類的清談。

因為進士考試內容和職務需求是相匹配的。

到了唐玄宗時期,又從這些進士出身的文學侍從中選拔優秀人才,來充任翰林學士,專掌內命由皇帝直接發出的極端機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討伐令等。

由於翰林學士參與機要,有較大實權,所以當時號稱“內相”。

從這個時候開始,宰相等高官的升遷便有了兩種路徑。

一個是傳統的不曆州縣不擬台省的濁流遷轉路線,一個是翰林學士型快速超擢的清流遷轉路線。

“不曆州縣不擬台省”這句話是唐玄宗時期的名相張九齡說的,但跟張九齡同時期的奸相李林甫就完全沒有州縣的基層從政經曆,走的都是“太子中允”、“國子司業”、“禦史中丞”這種典型的清流路線,然後以“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並加銀青光祿大夫”開始宰相生涯。

到了明代也是延續著這兩條路。

朱棣心裡有些明白問題在哪裡了,這個鍋怎麼著都得算在他頭上吧

其實他覺得他的大胖兒子天天帶著內閣那些人處理政務也挺好的,畢竟他自己在治政方麵的能力有些欠缺。

先說清流。

內閣的定位一開始也隻是詞臣,如果說的更準確一點,就是廣義上的“翰林學士”,是純粹輔助皇帝履行“代王言”的職能。

元璋當初廢除宰相設置這些大學士顧問的時候,明明白白說的就是“輔官”。大明朝廷的政治運轉,等於是把傳統的宰相權力進行拆分。在明廷中,最終決策權在皇帝、批紅權下放給司禮監、六部有政策執行和方案粗擬之權,科道係統有封駁監察權。

這套製度下,皇帝成了實際上的掌舵人,內閣是出謀劃策、整理文書的師爺,約等於我們今天的辦公廳、秘書室、侍從室之類的機構。

本作者八扇屏風提醒您最全的盤點奪權篡位指南曆史直播儘在,域名

所謂的閣老、內閣大學士,本質上還是“學士”,是詞臣,是皇帝的政治秘書。

所以你們看,內閣的最開始的出身是和翰林一樣的,他們都是一家人,弘治、萬曆兩朝曾兩次修明會典,就直接把內閣放在翰林院的下屬。

朱元璋狠狠點頭,簡直說到他心坎上了

他心裡就是這麼打算廢除宰相,瓜分宰相職責的。不然成天弄這麼個“副皇帝”在身邊,想變成權臣還不是輕而易舉

而因為內閣這樣的出身,所以它的選拔方式也是偏向於翰林院那種“做題家”的方式。

要先考中進士,才能取得入場券,更高級、更清貴的,那要屬庶吉士。

庶吉士的選拔被稱為“館選”,一般是在進士科的第二和第三甲中進行選拔。一甲隻有三人,狀元、榜眼、探花,這三個人不用選,直接會被授予翰林修撰、編修的職務。

二三甲的進士想要參加館選的,要在觀政一個月內,向禮部呈交自己平時所作的詩、賦、論、策共十五篇。

禮部在審閱之後,會將這些作品進行編號整理,這一過程不會暴露考生姓名,然後交給翰林院。

翰林院在查閱之後,覺得可以就可以按號擇人,然後再由禮部與內閣出題對考生進行考核,本次答卷的水平如果和先前送上來的文章水平相近,就算是通過了預選。

庶吉士的管理和考核非常嚴格,平時會有館課,每月還有兩次閣試。館課就是日常的課業,由館師每日檢查督促。

閣試相當於月考,題目由內閣大學士所出,成績要進行登記造冊。在三年之後,庶吉士學成,就算是畢業了,稱為“散館”,之後就要給他們授職。

庶吉士們在畢業之後,會根據曆次閣試的成績定等,表現優異的就可以留在翰林院供職,其餘的也可以在京師擔任給事和禦史等科道職位。

由於庶吉士都是這樣優中選優,所以也因此成為閣臣的重要來源,被稱為“儲相”。

朱棣“好複雜”

朱高熾輕輕咳了一聲,小聲提醒道“父皇,其實洪武時期就有庶吉士啊,皇爺爺選取一部分進士進入六部觀政學習,這些人就是庶吉士。”

朱棣不高興,瞪了他一眼道“這個朕知道”

他感慨的是後麵發展出來這一套複雜的考察、選拔製度。而且聽天幕的介紹,後來的這些庶吉士怎麼隻待在翰林院裡,沒有進入六部學習

而另一條對應的所謂濁流,那就是普通的那些進士、甚至

舉人,從七八品的小官開始做起,一點點的熬資曆、遷轉,從地方到中央,再從中央外放到地方做長官,主政一方,最後熬個二三十年,能進入到六部做個侍郎或尚書。

由於明朝前期內閣還沒有那麼大威勢,宰相的權力一部分分給了六部尚書和侍郎,所以這一路,也可以看做是非常傳統的“不曆州縣不擬台省”的一種變形。

於謙就是在外地做了十九年的地方官,天南海北跑了個遍,熬死了兩任皇帝,才在土木堡之變前剛剛調回京城當兵部侍郎。

在內閣剛成立的時候,作為一個顧問性質的秘書團,是決不允許與外廷發生直接公文往來的,大九卿的文件也不會上報內閣決策。那時候的內閣,主要是按照皇帝的意願提出意見,並報司禮監披紅後抄發六科、再要求相關部門執行。

當然啦,內閣怎麼可能甘心呢

前麵咱們梳理過有明一代,以皇帝為代表的“君權”和以內閣為代表的“相權”之間互相鬥爭的脈絡。

其實文官就是鐵板一塊麼那必然不是啊

前麵提到的所謂“相權”,隻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而采用的一個名詞。實際上,明朝的內閣從未在法理和國家製度上有過真正的“相權”。

天啟朝的內閣首輔、東林黨大佬葉向高就說過“我朝閣臣,隻備論思顧問之職,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

內閣雖然能夠通過各種票擬、草擬詔敕的方式影響皇帝決策,但說到底它的權力始終需要依附皇權,甚至在六部等外廷官員看來,內閣一開始代表的是內廷,是皇權,是皇帝管理他們這些官員的另類“通政司”。

這種衝突一直到嘉靖時期,靠著夏言、嚴嵩連續兩個強勢的內閣首輔,終於是“東風壓倒西風”,把內閣置於六部之上,內閣才開始逐漸具有威嚴性,直到張居正時代,到達人生巔峰。

這也代表著清流路線逐步勝出,完全壓倒了傳統的履曆地方濁流。翰林出身的官員自然也是一路水漲船高,尤其庶吉士,成了第一等的“人上人”,傲視群雄,再也不是服侍皇帝的詞臣了。

朱元璋行,抖起來了。

這種膨脹,其實再明朝中期的成化年間就有苗頭了。

明朝宮廷在上元節有張燈、於鼇山燃放煙花的習俗,這是從永樂、宣德以來的老傳統了,一始規模很大,花費確實比較多,畢竟新春佳節嘛,宮中的太後、皇帝、皇後、嬪妃們也都愛看熱鬨,順便也讓文武群臣、在京軍民百姓一同觀看,與民同樂。

於是成化三年的臘月,明憲宗也按照慣例準備張燈結彩、舉辦鼇山煙火。

元宵佳節,如此盛會,沒有詩詞歌賦吟詠一番大明盛世怎麼行呢於是就命令翰林院的學士們準備撰寫幾首應製詩詞,到時候為新春助助興。

不料此舉一下子就捅了馬蜂窩了

經過永樂、宣德直至正統、景泰、天順等幾朝數十年的發

展,內閣、翰林院的地位水漲船高,而作為未來儲相的翰林學士們更是自視甚高,皆以未來宰輔自比。

我等堂堂儲相,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可不是前代那些供皇家消遣的禦用文人,什麼寫詩唱和、陪酒助興、供奉文字可不是我們的該做的

羞辱儲相,簡直big膽,皇帝也不行



最新小说: 天命在我 淞滬:永不陷落 這一世全能唐天逸 木葉之宇智波的逆襲 神隱令之路漫漫 無限進化之老子是螞蟻 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 讓法蘭西再次偉大 鳳傾山河 在海賊開D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