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明末下15_盤點奪權篡位指南[曆史直播]_思兔閱讀 

第 58 章 明末下15(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明末的那些士紳和商人,腦子裡不知道都裝了些什麼,反正肯定是沒有“家國”這個概念的。

其實也不難理解,就像前幾年,“第五縱隊”在網上拱火的時候總願意問的那句話“你愛國,國愛你麼”

啊呸

關於“亡國”與“亡天下”,明末的大思想家顧炎武在經曆巨變之後,深刻的反思過。

他在日知錄世風中說過一段話“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

這裡所說的”天下”,其實就是漢家江山。

當然啦,我們現在民族大團結,“天下”已經變成了全體中華民族。

但是對於當時的明朝人來說,滿清的統治就是“率獸食人”。

不過,那時候的士紳可能是不怕的,因為漢人又不是沒被異族統治過,要是再來個“大元”,說不定他們的日子更好過呢

宋濂現在一聽“大元”就頭疼,他真的很怕什麼時候就被陛下因為這件事而罷黜了。

天地良心,他真的沒有心向大元

然而清軍一入關,就教他們重新做人了。

文華殿中,本來存著擺爛心理的官員們,突然警覺起來。

什麼意思怎麼聽著不像好話

事實證明,滿清三百年,士紳文人隻能跪著當狗。

明朝常常因打仗缺錢而捉襟見肘,最終亡了國。而滿清一來,稅收也好了,財政收入也增加了。

百姓還是原來的百姓,士紳還是原來的士紳,差彆怎麼這麼大呢

因為我大清真的敢殺人。

眾所周知,明朝的財政政策就是一坨屎,而且兩百多年累積下來,亂的連研究了半輩子的明史專家都不大搞得明白。

如同一座在勉強運轉的屎山代碼一般,隻要能跑,大家就輕易不敢動。

就這樣還能有兩百七十多年的壽命,我大明確實是天下無敵呀哈哈哈

朱元璋臉色很不好看,他盯著李善長,以眼神詢問“被罵是一坨屎,你羞愧不羞愧”

李善長感受到了朱元璋的眼神,但他在心裡默默腹誹這些政策也不是他一個製定的,陛下怎麼不問問宋濂、劉基呢

再說製定的時候,您還讚賞呢

簡單來說,朝廷的主要收入就是農業稅,具體的征收方式就是在前一年基本定下來來年的開支,確定好支出之後,以各省往年稅收的實際收入情況為準,按照攤派的方式攤給各個地方。

大家看出問題來了麼這個政策十分的僵化,但凡有一點什麼天災人禍的意外,國庫就得拆東牆補西牆,十分的捉襟見肘。

朱元璋一愣,這也不是他製定的政策啊他弄得都是各省定額好吧,什麼時候還有分攤這種東西了

而明朝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本

身除了農業稅之外,還會有像茶葉、鹽、鐵、絲綢等商品經濟的收入。

不過商品經濟它畢竟隻占一部分,農業稅才是大頭。可是在古代,土地基本是固定的,一年糧食的產量能有多少,還是要看老天爺的臉麵。

尤其是在北方,明朝從中期開始,陝西、山西始終處於缺水的狀態,所以北方經常出現老百姓無糧可交的情況,最終變成流民。

可是南方就不一樣了。

南方不缺水,而且相對比較富足,尤其是南方的士紳地主,他們是有錢,有土地、有名望,在朝廷還有人的士紳家族。

北方士紳數量少,所以許多人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說的都是“江南士紳”。但北方雖然士紳少,可勳戚多呀

不論南北,這些人掙錢的時候非常豪氣,可納稅的時候就像是擠牙膏一樣,交一分銀子都在剜他們心

對於大部分的小老百姓來說,他們是沒有膽量抗稅的,因為官府隨時可以辦了他們。

但是士紳大地主們,“合理避稅”的方式就多了去了。

為了避稅,他們一般就是交一半欠一半,比如說先繳納一部分,然後用各種的理由拖欠一部分,什麼收成不好啦、佃戶跑光啦、甚至家裡要修房子修園子啦等等然後在口頭上承諾說明年肯定會補齊,甚至還會立下字據,等到了第二年,還是再交一半欠一半。如此反複下去,拖欠的錢就成了陳年爛賬,子子孫孫無窮儘也。

反正呢,新皇登基,皇帝大婚,皇帝生兒子,都有可能大赦天下,免除以前的拖欠,隻要一直拖,總能等到的。

臭不要臉

朱棣也是這一年在這應天府當皇帝,才感受到這些士紳有多離譜。

尤其是到了明末,土地兼並嚴重,大地主也多,實際小老百姓的田很少,大概隻占十五分之一。所以稅就不好收。尤其是江浙那邊的士紳花花點子還多,總是征收到了官府,先給個文書報稱已收,然後在到手的銀子裡弄點貓膩,有的甚至報解了好幾個月還沒運到。

那這些人就沒人管了嗎還真沒有人管,因為這些欠稅的家族可不是簡單的土豪,在政治上本身他們就有親人朋友在朝廷當官;文化上,這些文人都壟斷了當時整個國家的輿論主導權,惹急眼了,就給你寫本書,罵死你。

之前說過洪武、永人造謠了,搞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的雍正,有一大半兒的黑料也是這麼來的。

所以對於這些人,地方官肯定不敢暴力收稅,甚至還要巴結他們,因為說不準人家給上麵第一句話,第二天皇帝就來找你來了。所以大多數的情況就是拖,把雪球拖給下一個地方官。

但是一個地方的稅是有數的,你收不齊上麵是要怪罪的。這咋辦這也好辦,盤剝老百姓吧,反正是一群螻蟻草芥,怎麼欺負也沒事。

“胡鬨”朱元璋很生氣。

元末亂世還不夠他們吸取教訓的麼

這簡直就是作死

一開始,大家還沒有這麼喪心病狂,都是半給半拖,然後慢慢的蹬鼻子上臉,到最後乾脆一分不給,反正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你能奈我何

明朝的皇帝知道麼怎麼可能不知道

但是拋棄了太祖朱元璋這套治理天下的法子,他們的基本盤從百姓變成了士紳,所以就算知道也不能夠直接翻臉。

更有甚者像是明孝宗弘治這種的,乾脆就縱容他們,最終得了個好名聲。

脾氣不好的比如像明世宗嘉靖,他就是打一半留一半,最後被評價說是難伺候。

等到雪球滾到了崇禎手裡的時候,就完全變成了一座屎山了,根本沒法處理。

大明開國之初本想藏富於民,但是沒想到被皇族、勳戚、官員、士紳、大地主們偷稅漏稅外加合理避稅減免乾淨了,最後分攤到小民身上,小民們扛著幾份稅,今天完稅,明天要飯,自然要造反,於是就更加惡性循環的沒有錢。

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則認為十六世紀的明帝國也就是中晚期的明朝,稅收不超過總產量的百分之十。

百分之十那不就是一成都不到

朱棣瞪大了眼睛,這些人也太過分了

崇禎時,有個特彆牛逼的戶部尚書,叫畢自嚴,他是寥寥無幾能把大明這本賬給算明白的人。他寫了本書叫度支奏議,是記錄了崇禎時的度支出入,而且極其詳備。

u主這個數學哈,大家懂得都懂。數學這玩意兒不騙人,不會那是真不會,看不懂那是真看不懂。所以就直接引用一些基於這本書而得出的崇禎時稅收情況哈。

沒錯崇禎現在對自己的這個戶部尚書十分滿意

朱棣表示很羨慕,這種人怎麼沒生在他這個時代呢

他現在被各種稅務、拖欠,還有寶鈔什麼的這些東西搞得頭疼,能信任的文官太少,能信任的、算的明白賬的文官那基本就是沒有

崇禎上台的時候,把前麵欠征的,從天啟元年開始,到天啟五年的所有欠的遼餉都免掉了。新皇登基嘛,總會減免一些稅收,每個皇帝都這樣,以示恩澤天下。就象欠錢的,老追不回來,又實在沒錢,隻好減免一部分,能要回來多少算多少。

根據這本書裡給出的詳細數據,在大赦天下後,崇禎元年的稅收差不多有個九成,是個很好的開端。

但是到崇禎二年的時候,遼餉征收開始有點困難了。於是戶部就出了一個大招,把京卿派下去催糧。

本來京卿工作做的還算不錯,結果京城這邊突發意外己巳之變,就是黃台吉第一次繞道蒙古叩邊,在京畿大肆劫掠。

等到孫承宗費了幾個月時間把皇太極趕出關外後,就開始格外注意薊鎮的防禦問題了薊鎮就在山海關和京城之間,十分重要。

當時的兵部尚書是梁廷棟,他上疏要在薊鎮征兵五萬。第一批征的兵,隻有幾千人,還都是從秦、晉地區征來的。

咋地,當地的兵怎麼不能征呢不管,遠的地方征好拿錢。

也不知道這些新兵是不是真從陝西山西來的,反正當時的新兵定價是每個月15兩兵餉。對於當時明廷的財政情況來說,這個錢有點過分高了。要知道在遼東的“百戰雄師”,全國最燒錢的關寧兵,一個月才14兩。

所以薊鎮這些新兵才征了兩三萬人,就發現錢不夠了。

為了湊這五萬的兵額,隻能把來勤王的援兵留下,繼續鎮守,然後繼續從全國調兵過來。

可是人家援軍進京,是需要安家銀子的,也要花錢。

浙江最先反應過來,向朝廷報稱一萬多兩捐助銀,然後再說留這些銀子,給援軍當安家銀。

畫個重點,捐助銀是有優免的,原來的本應該交的稅就免了,但是這銀子又沒實際到朝廷的口袋裡,原來征不上來的遼餉繼續征不來。

這種免稅的套路,有點像現在的“以慈善捐款來免稅”,至於到底捐沒捐呢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這一下子全國都有樣學樣,給這些兵的餉銀虛抬到18兩,再加上安家、衣裝、軍器、犒賞等,養薊鎮一個兵在紙麵上的成本高達三兩銀子



最新小说: 一票人都有金手指,那我乾嘛? 玄霄落 抄家前,我攜空間橫掃全京城 林塵葉傾城劍斬諸天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蒼龍狂醫 護妻狂婿蕭破天 逃荒路上彆人吃菜我吃肉 八零重生小嬌妻,腳踹前夫致富忙 武絕至尊 宋醫生,你結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