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考慮了一下,也問道
“一個以賺錢為目的?一個以公益為目的?”
張益達歎息一口氣,說道
“現在的2資產端都太專注於個人消費,房貸,車貸這些賺錢的資產端了。
沒有人去關注三農,農村金融。因為賺不到什麼錢,運營落地也很麻煩。
格萊瑉銀行模式在孟加拉國發展得就很不錯,在扶貧與支援農村建設上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沈北朋不住搖頭,表情嚴肅道
“三農金融不好做啊!資本都是逐利的。你如果想做農村公益金融,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首先因為是公益性質,貸款利率就不能太高。這就決定了資金成本得足夠低。
而資金成本低,怎麼吸引資金源源不斷投入這個行業或者說項目?
賺不到錢,公司又拿什麼吸引源源不斷的人才加入?以及科技研發?”
這一些道理張益達都懂,後世他也知道格萊瑉銀行模式可以說是在中國發展得差強人意。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做不到這麼高尚。但是在賺取商業利益的同時,對社會進行一定反哺還是可以辦到的。
“也不能說就全是公益金融,這個項目會平衡商業性和公益性。
保證平台正常運營,這是商業的第一要求,盈利不去強求,隻要營收平衡,項目能夠長期做下去就行了。
公益也不是絕對純粹的公益,貸款也還是會收取利息的。隻是利息我們會儘量控製在20以內,以後還會根據平台運營情況逐步降低。
為貧困地區發放小額貸款,我覺得施舍會讓人信心受挫或是讓人變得懶惰,讓貧困農民有本錢經營。
窮人有信用、目標還有動力才會是真正的扶貧,信用就是他們的本錢。”
張益達把心中憋著的話一口氣都說了出來。
“尤努斯教授的那一套確實在孟加拉發展得還挺不錯,專門貸款給窮人,支持農村創業,改善農村落後貧窮的麵貌。
益達,我支持你,我對這個項目也很有興趣,缺少資金的話,我可以給你投資一部分。”
徐小明鼓勵道,學藝術出身的他比較感性,不像沈北朋這個學數學出身的投資銀行家,考慮問題首先從商業角度出發。
“格萊瑉在孟加拉確實很成功。但我們畢竟國情,政策不一樣,你們知道落地最難的是什麼嗎?”
沈北朋有點看不下去了,準備給他們倆潑潑冷水,繼續道
“現代經濟學原理,講究如何實現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實現股東投資回報最大化。
在市場經濟中,如果一家企業沒有這種最基本的目標,那麼這家企業不是低效率,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要想讓三農金融真真正正在農村落地生根,就必須先考慮利潤,再談扶貧和公益。”
沈北朋的話其實就一個主旨
先讓機構在市場中存活下來,再來談發展。上來就先考慮公益和扶貧,又沒有源源不斷的捐助資金進入,那就自己先把自己玩死了。
“對,最難的還是模式可持續性。之前格萊瑉在中國的一些項目都失敗了,主要就敗於模式的不可持續性。”
張益達點點頭,沈北朋看問題很理性,同樣也一針見血。
“你先好好考慮一下吧!拿出一個具體方案,隻要能保證商業利益和模式可持續發展,我個人也可以投資一筆。”
沈北朋把事情分得很清,這種項目說到底比不上純粹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商業項目,不會讓黑衫來投資,最多以個人名義參與。
“好,這也隻是我的一個想法雛形,還有很多的不足需要進行完善。待正式方案成型了,再拿來給二位老師過目。”
張益達瞧了瞧沈、徐二人說道。
接著三人又討論到了納斯達克上市的問題了。
徐小明滿臉喜色看著張益達,問道
“益民準備拆分2出來,明年登錄納斯達克?”
“對,益民理財和益民普惠一起打包上市。
明年我預計益民理財可能會發展到上百億的待收,益民普惠也可以完成上百家門店的鋪設。
企業的發展會迎來一個爆發高潮,趁這個機會。我們再拿下海外互金上市第一股的稱號。
以後不管上市的互金企業有多少家,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是第一家。”
張益達笑著說道,捏了捏下巴,又補充道
“益民財富放在16年上市,益民貸放在17年上市。我打算在接下來三年裡每年上市一家公司,徹底奠定益民金服集團的互聯網金融霸主地位!”
“為什麼要分拆上市啊?一起上市不是更好嗎?市值更大,資源力量也更集中。”徐小明有些不解問道。
“規避風險!2目前雖然還未監管,但是我們要為將來做打算。”
張益達皺了皺眉,思緒一下子拉遠了。考慮到後麵幾年監管環境,必須得儘快上市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