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巨子!
“成立印度合資金融公司?”
雷君沉吟不語,開始思考張益達這個提議給大米集團帶來的得失。
這兩年,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越發的火熱,大米集團也於去年正式進軍了互金領域。
相對其他大型互聯網企業,大米的起步並不算早,但是布局動作很快,拋開對外投資不談,其自身的金融業務,已稱得上“全麵開花”。
2015年5月,大米金融正式上線,隨後推出了“活期寶”、“定期寶”、“大米基金寶”等理財產品
6月,設立渝州市大米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9月,小額信貸產品大米貸款開始公測,僅麵向大米開放。
今年初,大米又以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65的股份,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隨後又收購京城宏源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拿下了保險經紀牌照
前段時間,大米推出了旗下首款保險產品“大米少兒保”
再加上正在研發的產品iay、互聯網股權眾籌平台米籌金服,以及剛剛獲得批複籌建的興網銀行。
短短一年時間,大米集團就已經完成了互聯網理財、貸款、支付、保險、眾籌、銀行等眾多細分領域的金融布局。
典型的厚積薄發!同時,也是互金領域的低調玩家。
相較於螞蟥金服、狗東金融、銳向金科這幾家高調的同行,大米的金融部門存在感很低,外界很多人甚至都還不知道大米有這些業務。
張益達知道大米金融是屬於悶聲發大財的主,前世靠手機預裝貸款軟件,成為了中國出海印度的最大金融玩家。
銳向如果能和大米金融達成合作,依托大米手機在印度四分之一的市場占有率,將省下大量的推廣水磨工夫。
但和銳向展開合作,對大米集團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
金融科技人才?風控實力?
這些對於小公司或者傳統企業來說,是非常迫切需要的。
但對於大米集團來說,這完全不是問題。
中國這幾年火爆的互金市場,培養出了一大批金融科技方麵的人才。
隻要大米集團舍得砸錢,這些完全不是事。
由此可見,大米集團和銳向展開合作,好處沒多少,反而要讓渡出部分利益,把印度米粉給大米集團創造的金融收益分一部分給銳向。
雷君覺得有些不劃算,不過他也沒把話說死,他對張益達說道“這個需要從長計議。大米目前也還未在印度站穩腳跟,我們也暫時沒有在印度開展金融業務的想法。
倒是銳向,我聽說在印度投資了很多獨角獸企業啊!”
雷君對於合資公司興致缺缺,張益達也理解,畢竟這會兒中關村勞模全部精力都在手機上麵。
合作放貸這事還需要緩緩,要等他看到國內的大米金融創造的巨額利潤,他才會慢慢“覺醒”。
另外,銳向的海外投資布局還要變得更廣泛、更紮實,才能“吸引”到合作夥伴。
合作,是強強聯合,相比大米在印度打下的用戶基礎,銳向暫時還要差上一些。
大米這會兒“看不上”銳向,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對,銳向是在印度投資了幾家互聯網公司,但規模都不大。遠遠比不上flikart、snadeal、ayt這些大型獨角獸。”
張益達見雷君錯開話題,也就順著他的話聊起了在印度的投資。
雷君笑了笑,張益達列舉的這三家公司是印度最大的三家獨角獸,估值都幾十億美元了,投資回報率已經不高了。
但銳向投資的那七八家印度公司,估值差不多都才幾億美元,投資增值潛力巨大。
比如說連鎖酒店品牌oyo、打車出行平台o、外賣平台zoato……
這些公司在印度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廣告牌或者網約車司機、外賣員。
雷君去印度出過幾次差,也都有看到這一幕幕。
他判斷,搞不好這幾家公司會成為印度的攜程、嘀嘀還有鎂團。
那這樣,張益達就賺大發了。說實話,雷君心裡還是很佩服張益達的投資眼光的。
因為雷君自己也喜歡做天使投資,被稱為“董事長專業戶”,投資了uc瀏覽器、拉卡拉、yy歡聚時代、獵豹移動……等一大批成功項目。
如今,雷君很少做個人天使投資了,都是交給他持股51的順為資本在打理,但實際上,仍是雷君在做最終決策。
順為資本創始合夥人許達來曾對媒體表示順為投委會每次會議雷君都會參加,所有項目都要親自看、親自決定。
由此可見,雷君做投資還是真的做上癮了。
“華屹資本也很不錯嘛,頭條、鎂團、嘀嘀都投中了。”
“不行。”張益達笑著擺擺手,“我們一直在吃老本,連一個io都還未收獲。”
“快了,華屹資本成立還不到三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