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巨子!
六月,酷熱難當。
上百名儘調人員曆時兩個月,終於把銳向、眾合的各項業務營收、產品數據,乃至是合同條款全部審核了個遍,掃清了合並前的障礙。
雖然沒工地搬磚那麼辛苦,但一樣也沒輕鬆到哪去,各有各的累法。
包凡幸好是個光頭,不然頭發都要掉一大堆。
銳向、眾合加起來有幾十款應用產品,用戶量不是幾千萬,就是幾個億。
業務還覆蓋了上百個國家,在海外還有研究院和辦公室。
參股的公司更是不少,光獨角獸公司就有幾十家,其他初創公司幾千萬、幾億估值的更是多達上百家。
除了包凡的華興資本,另外還有3家知名的儘調機構參與了進來。
四方合力,把銳向和眾合進行了一個大起底。
包括科研成果,實驗室技術人才……各種資產都進行了評估。
雖然經常加班到深夜,但包凡的乾勁絲毫不減。
畢竟不是誰都有機會參與到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並購案中來的。
華興資本馬上要登錄港交所了,也非常需要這種牛逼的並購案例給自己漲漲身價。
銳向、眾合組織的並購小組各自翻閱了對方的儘調報告,並逐條進行了審核。
確認一切都沒問題後,兩方公司的股東代表正式開啟了最終談判。
“銳向這1000億美元估值,確實有點離譜了。”
陸奇作為眾合集團ceo代表眾合集團參與了這場談判,他的觀點,得到了身旁坐著的一群股東的支持。
“去年都才666億,這過去還不到一年,就能上漲50?”
“今年金融不好做,銳向的業務搞不好都要受到重創,沒下調估值就不錯了,還想著1000億美元估值?”
“得了吧,銳向在各個領域都不是第一,咱們眾合的短視頻可是全球第一。”
……
眾合一大堆股東反駁、抨擊,林真陽也不生氣。
“銳向去年有500多億營收,科研支出及科技投入超過30億美元,即便這樣,我們依舊是盈利的。”
林真陽笑著問眾合一眾股東“眾合呢?去年有沒有500多億營收?虧損數字是多少?”
銳向這邊的股東笑眯眯看著這一切,紛紛給林真陽投來了讚賞的眼神。
林真陽不像張益達,他在眾合沒有股份,是跟他們這群股東站在同一陣營的,所以也被選為了談判小組的主要代表。
“眼下的營收和盈利,不能代表未來。”
陸奇表現很平靜,笑著說“就拿抖視來舉例,一年前我們單月營收是34億元,現在翻了10倍,單月營收超過40億。
再來說拚哆哆,預計今年gv不會低於1萬億,活躍買家數量今年之內就要超過狗東。
ically被譽為中國出海最成功產品,第一款在西方擁有幾億活躍用戶的軟件應用。
遊戲板塊,我們正麵擊敗了企鵝和網易,捍衛了全球第一吃雞遊戲的地位。
大文娛其他板塊,如長視頻、音樂、小說、電影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從業務想象空間來估值,眾合集團的估值不應該低於1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