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真陽很謹慎,沒有輕易答應營收對賭,而是講起了大道理。
“最近不是有新媒體在寫文披露嗎?叫《咳血的獨角獸》。
今年投資圈也在熱議,l現在都不關注賬麵回報了,而是關心di現金回報率。
隻有拿到手的分紅,那才是貨真價實的。
過度競爭,過度燒錢,都是非健康的運營模式。”
林真陽的話把兩邊的投資人都深深吸引了,這種實誠的創業者都稀缺得跟大熊貓一樣了。
一般的創業者,誰關心風投機構的死活啊?該燒的錢,不該燒的錢,從不手軟。
在場很多投資機構都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一級市場估值很高,一到二級市場股價就暴跌。
20億美元入的股,跌成了幾億美元,叫投資機構怎麼退出?怎麼給l交代?
這種估值倒掛出現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創業公司拚命燒錢做規模,停止燒錢就打回原形。
“還是那句話,營收高不代表真的掙錢!而創業,說到底,是一門生意。
為股東創造最大化利益回報,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公司內涵價值。”
銳向這邊的股東帶頭鼓起了掌,童士傑更是誇讚道“說得太好了,要是像你這樣的創業者再多幾個,我們投資人也輕鬆多了。”
對賭利潤,陸奇肯定是不會答應的。
因為他知道,大文娛也好,還是電商業務也好,三兩年內都無法盈利,反而需要不斷加大投入。賺錢的業務可能就短視頻和遊戲。
而銳向不一樣,除了數字科技等尖端業務,其他消費金融,財富管理,乃至是移動支付都開始賺錢了。
並不是說眾合比銳向差,隻是發展階段不同。
銳向已經走向成熟期了,而眾合還是初創期,有太多的基礎需要去完善。
“世界五百強排名都是按照營收來排名,怎麼到林總嘴裡就一文不值了?”
陸奇笑道“就拿狗東來說吧,它是怎麼發展壯大的?就是靠它那比企鵝、阿狸更龐大的營收。
營收規模大,那就代表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聽到這,眾人懂了,狗東的模式他們不陌生,就是壓人家貨款。
隻要業務不出問題,那資金鏈就不會有問題。
包括零售商場、房地產,很多公司都是這麼搞的。
“對,營收是企業規模的第一評判標準,可以不賺錢,乃至虧損,隻要營收不斷做大,未來盈利也是可以預期的。”
鮑哲鈺非常支持這一種說法,還給眾人舉了很多例子,包括香港的地產商。
“我也不是說營收不重要,又繼續拿狗東舉例來說吧,一個季度八九百億人民幣的營收,但利潤隻有5億多人民幣,市值更是隻有500多億美元。”
林真陽話音剛落,童士傑就又接話道“沒錯,還要看淨利潤率。銳向的幾項業務淨利潤率那是相當的高。
就拿消費金融來說吧,銳向的淨利潤率是百分之六十多。”
“嗬嗬,眾合的遊戲業務淨利潤率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乃至九十。”
張利平毫不示弱地說道,心中暗想,彆以為光你們有現金奶牛,我們也有,利潤率比你們放貸還要高。
銳向這邊的投資人沒人說話了,哪個行業敢跟遊戲比啊?除非銳向來點超高利率貸款。
但不現實,一方麵不合規、合法,另外一方麵也做不大,做不久。
陸奇臉上掛滿了笑容,遊戲一出,誰與爭鋒?
企鵝為什麼那麼叼,還不是遊戲這頭現金奶牛讓他有機會布局生態,投資這個,收購那個。
慢慢地,護城河就建立起來了。
包括微信擊敗先發優勢的米聊,也是因為氪金,在全國有更多服務器,可以給用戶更好的產品體驗。
做公司就跟打遊戲一樣的,不氪金就想做大,是有係統還是有黑科技啊?
陸奇為了了解業務看了幾本網文,結果就此迷上了,此刻他聯想到了一些片段。
場麵一度尷尬,乾脆就此結束了談判。雙方都需要回去好好思考一下,策劃對己方更有利的對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