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巨子!
有記者挖掘出了“c羅轉會”的更多細節!
風靡歐洲的短視頻應用ically砸下18億歐元,同c羅簽署了一份為期3年的商業代言合同。
一個短視頻應用,偏娛樂向和潮流,請一個體育明星來代言。
仔細想想,好像也不是說不過去。
c羅在stagra的粉絲數量超過145億人,位列世界第一!
加上臉書和推特,粉絲數量超過3億人!
不管是在場上,還是在場下,這都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明星。
有好事者在網上發起了討論,還翻出了內馬爾當年的轉會新聞。
擁有巴黎聖日耳曼俱樂部的卡塔爾體育投資集團,聘請內馬爾出任2022年世界杯大使,並將以此為由支付給他3億歐元的代言費用。
而內馬爾將用其中的22億歐元激活自己與巴薩合同中的違約金條款。
這樣在形式上,內馬爾是“自掏腰包”支付了違約金,巴黎聖日耳曼因此得以避開歐足聯的財政公平方案監管。
操作手法也談不上高明,但非常有效。
所有人都知道這等於鑽了漏洞,但完全不違規。
相比c羅,很多人把目光轉到了張益達身上。
“23歲”、“白手起家”、“身價千億美金”、“亞洲首富”、“比紮克伯格更年輕、更富有”這些標簽貼在了張益達身上。
大眾對於超級富豪,總是感興趣的。
特彆是張益達買下ac米蘭後,第一次出手就挖走了c羅,可謂大手筆,這一下子就把外界的好奇心吊起來了。
大眾非常關心,張益達的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有好事者在巴薩羅那俱樂部官網下留言,讓他們盯好梅西,把違約金定高點,再漲漲薪水,彆被挖走了。
同樣,內馬爾所在的大巴黎、其他知名球星所在的俱樂部都被網友一一友好“警告”。
韓國球迷則覺得自己國家的天王巨星“孫興慜”非常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挖對象,和c羅組成隊友,橫掃歐洲。
國內球迷更不用說了,一片歡騰,自發地來到張益達微博下留言。
“從今天起,就是ac米蘭球迷了!”
“愛了愛了,總裁搭配總裁,牛逼!”
“張總有沒有興趣收購國內俱樂部啊?實在不行,把武球王帶到ac米蘭培養一下也行啊!”
……
歐洲這邊的討論還在繼續,隻不過已經延伸到其他領域了,甚至和足球完全不相關。
有經濟學家就發言,為什麼美國能出紮克伯格,甚至連中國都出了一個張益達。
歐洲到底是怎麼了?
階級固化、嚴重缺乏科技創新、經濟增速慢……一係列問題都拿出來進行了討論。
……
ically除了邀請c羅當代言人,還向米蘭俱樂部了一份讚助合同。
接著,銳向遊戲、銳向體育、新加坡航空等等公司也都了一份讚助合同。
ac米蘭20162017財年的營收隻有1917億歐元,跟前年的營收2146億歐元相比,下降了2000多萬歐元。
這個數字,不僅遠遠低於年營收超6億歐元的曼聯、皇家馬德裡和巴塞羅那,甚至還跌出了收入前二十俱樂部的榜單。
雖然還頂著豪門的名單,但比賽成績和收入已經是“偽豪門”了。
另外,背上還有一億多歐元的負債,每年虧損數字也是一億多歐元,過去五年,累計虧損超過4億歐元。
最讓人鬱悶的是,ac米蘭俱樂部的收入,已經連續15年在2億歐元左右徘徊了。
好聽的叫“實力發揮穩定”,難聽的叫“沒跑贏通貨膨脹”。
不過,幾份“巨額”讚助合同砸進來以後,直接給俱樂部增加了超過35億歐元的現金流,加上之前增資的5000萬歐元,把債務還清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收入層麵來講,因為是長期合同,需要分幾年來入賬攤銷。
不過ac米蘭今年的收入,應該能穩穩進入“3億歐元俱樂部”了。
至於營收平衡,估計有點懸,不過也不會像之前那樣大額虧損了。
虧損一多,歐足聯的處罰就接踵而至,簡直是煩不勝煩。
張益達給俱樂部新任ceo加齊迪斯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賬做平”,把所有財政黑洞都給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