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光影年代!
“……能談談您為什麼要在電影裡設計那麼多的哭戲麼?”
“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
思索片刻,李墨對羅翔飛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這個答案既不是前世他揣摩陳可欣的電影得出的感想,也不是原版陳可欣的采訪內容,完完全全就是他李墨綜合了兩世為人的經驗,對《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得出的感悟。
“可是?哦……我明白了。”工作多年,羅翔飛終究不是個笨人,“您的意思是,他們哭,不代表他們沒有了男兒意氣,隻是因為他們在那個時候真正的傷了心?”
“是啊,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李墨點了點頭,對剛才那句話頗為感慨。
前世的李墨離家十年,除了帶他入行的那位老師傅,能夠真誠關心他的人寥寥無幾。
久而久之,李墨也以為自己忘記了哭泣是種什麼樣的情緒。
甚至在他的入行師傅去世的追思會上,他也沒有掉過眼淚。
因為這個,李墨甚至在他的那些同門師兄弟們的口中被罵做‘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即便如此,他也從未解釋過一字半句。
不是因為他無所謂,隻是因為他記得師傅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隻有登上了山頂,才有流眼淚的資格。”
就這樣,當他在原時空的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電影拿到19y的票房,取得了讓所有人為之矚目的成功以後,李墨這才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場。
正因為有了前世的這段經曆,李墨才能說自己真正體會到了“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的含義。”
“孟曉駿……”
“成冬青……”
“王陽……”
“在我看來,他們三個人都隻代表了芸芸眾生中的某一個方麵,隻有當他們三個人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是一個完整的時代眾生相。”
“電影裡的三個男主人公,其實都有直麵自己內心最脆弱一麵的時候,這就是我所說的,能夠讓男兒流淚的‘傷心處’……”
說到這裡,李墨自嘲的笑了笑,繼續說道“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能夠真正為自己而活的人。所有的人,或多或少,總是為一些其他的人,其他的東西而活。”
聽完李墨的話,羅翔飛再次無言以對。
自從他今天進入這件房間以後,似乎就特彆容易無話可說。
有好幾次,當他在采訪速記本上記錄下一些內容,再次抬起頭的時候,他總有一種感覺,坐在對麵的人,似乎不是個今年才滿22歲的年輕人……
而是一個活了兩輩子,看透了世情的人……
搖了搖頭,羅翔飛將自己腦中這個不靠譜的想法甩到九霄雲外,把話題轉到了其他的方麵“李導,您今年才22歲,就已經執導了兩部成功的電影,請問您有什麼秘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