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明月聽了,也覺得既然他們家暫時想不到特彆容易來錢的路,那不如先做一點基本的活計,所以她倒是讚成喬氏的想法。
楚文賢聽了這個主意,也點頭說好。
他如今最多也就是乾個背柴啊,修理屋子,然後自己做點家具或者工具這些活計。
修理屋子的事情如今也做完了,他都有些想上山打獵了。
隻可惜喬氏死活要他把自己找的偏方吃完一個療程,才答應他上山去看看。
於是大家一致同意了這個提議。
其實他們家裡就連豬圈都不用另外搭,原來就有一間,不過楚文賢隻修補過屋頂,如今要養豬,他隻需要再用木樁圈個地方,就能養了。
又一個趕街的日子裡,楚氏夫婦再次去彩霞鎮上趕集了。
不過等這倆人回來後,把新買的兩頭豬崽放進豬圈,就這麼點時間,楚明月明顯察覺楚文賢心情不好。
跟平時雖然麵相稍顯凶惡,但是卻能耐心對待家人,這段時間時常能看見他笑的往日相比,今天的楚文賢實在有些沉默寡言,而且完全沒有了笑模樣。
楚明月後來悄悄問了喬氏,才知道楚文賢因為回來的時候,與楚文孝媳婦,楚明月的大伯娘錢氏坐了同一輛驢車。
結果錢氏說些亂七八糟的話,把楚文賢給氣著了,所以他才心裡難過。
原來,楚文賢夫婦上街,買好了必須的生活用品,還有豬崽,就搭上山外官道邊的專門在趕集的日子載客的驢車,往這個方向趕。
這也是因為喬氏心疼楚文賢腿腳不好,所以才沒省這個錢的。
結果就是他們上車後,又看見了同樣趕集買東西的錢氏也來坐車。
基於楚明月一家的矛盾,主要是他們與楚明月爺爺奶奶有衝突。所以錢氏與楚文賢夫婦打招呼,楚文賢和喬氏都還是,很有麵子情的回了聲。
結果等驢車上路後,錢氏就看向楚文賢的瘸腿,對挨著坐的喬氏小聲問道“我說,二叔的腳好了吧,現在能出去掙錢了不?”
她聲音沒放大,那是因為驢車上還有彆人,不過攏共這麼小的空間,所以大家都能聽得清楚。
喬氏看見這個人明知故問,她明明知道自家相公被人家大夫確診了,以後就是個瘸腿,人家外麵也不可能有人會雇用他。
所以她這話聽著就屬於陰陽怪氣的諷刺,喬氏也知道這是錢氏一貫的德行,她很肯定這人是想故意奚落他們一家。
這時候喬氏覺得,不得不說當初楚文賢與她說,他很後悔養活了老楚家一大群白眼狼,這話其實還是沒冤枉人。
就比如這個錢氏,她跟著她丈夫楚文孝生活,這麼許多年其實也就隻是在楚文賢養家糊口的情況下,混了個溫飽。
楚衛夫妻從來不給她銀錢,後來在對楚文孝徹底失望以後,也不給楚文孝錢。
以前唯一能給他們家要來錢的,也就是錢氏的大兒楚開文。
楚開文前些年就在楚衛老爺子的高瞻遠矚下,被送到彩霞鎮上,一個當地有名的先生那裡學習,隻有休假的時候,才會回家。
楚開文從小念書就得楚衛的青眼,他後來送楚開文去鎮上念書,人家先生也挺滿意楚開文的。
上一次考秀才,是在三年前,他第一場初試就沒過,但是先生都隻說他知識攝取量不夠,所以才考砸了。
楚衛老爺子自己就考過秀才,他幾次不上榜,自然知道科考的難處,所以他雖然有些失望,但是依然讓楚開文繼續跟先生學習。
後來這幾年,先生也依然對他教導有加,還借書給他溫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