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這個時候,對梅殷是越來越擔心。
總覺得梅殷這樣做,很有可能不會長壽。
而他也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如果朱允炆是一個值得輔佐的人,梅殷對朱允炆忠心耿耿,鞠躬儘瘁,死而後已,那還說得過去。
可偏偏朱允炆不是。
他是一個禍害大明、狗屁不通的玩意兒!
這樣的人,真不值得為他效死!
這混賬小子,真要是為了朱允炆這等混賬東西,而丟了性命。
朱元璋心裡麵會很難受。
尤其是在想到,梅殷還是因為自己對他的囑托,才會如此做,心裡麵的感受,就更加的不好了。
在朱元璋如此滿是擔憂的想著的時候,模擬器裡畫麵繼續浮現。
“妙雲,你說是讓咱家老大當太子好,還是讓咱家老二當太子好?
朱棣望著徐妙雲,出聲詢問。
這個時候的徐妙雲,已經成了徐皇後。
在朱棣登基的時候,她就成為皇後了。
彆看朱棣在為他的這兩個兒子,誰當太子而糾結不已。
但是對於誰當皇後這上麵,那是半分的糾結都沒有。
皇後必然是他家妙雲的!
彆的人都彆想!
“這件事兒,夫君你自己看著辦吧,我是個婦道人家,在這件事情上沒什麼主意。
再說,我說的又不算……”
徐妙雲望著朱棣,柔聲細語的說道。
朱棣聞言道:“怎麼不算?這事兒雖然是國事,但事關咱們的兒子,也是家事。
你這個當娘的,肯定說的算,
你給說一些意見,咱也好參考參考一下。
為了這事兒,咱是想的頭都大了。”
“真讓我說?”
“那肯定是真讓你說!”
“讓我說的話,我覺得……還是讓高熾來做比較好。
本身他就是燕王世子,這個時候你這個燕王成了皇帝,那他成為太子,再合適不過。
況且他又是咱家的老大,為嫡長子,各方麵都合適。
老大看起來敦厚,實際上心裡麵也挺內秀,手腕並不缺少。
這些年來他在後方坐鎮,處理糧草物資等各種事務,成長得很快。
諸多臣子也都服他。
有你這個當爹的打江山,那下一代就是守江山。
咱家老大打江山不行,守江山還是能守住的。
至於老二……咱家老二人是真英勇,打仗沒得說。
在靖難之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是……老二也就打仗行,若是讓他乾些彆的,可就有些不太行了。
隻要當皇帝,和帶兵打仗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一個能把仗打好的人,並不代表著能將皇帝做好。”
“妙雲,你這話就偏頗了。
你看你夫君我,打仗不就很利害,可我當皇帝當的也並不差!”
聽了朱棣的話,徐妙雲白他一眼:“老二能跟你比?
有幾個你這樣的?
老二要是除了打仗這方麵,其餘方麵也很厲害,你還用這樣糾結?
那最好的情況就是,咱家老大的本事,和老二的本事都集合在一個人身上。
那才是最好。
可現在偏偏是,他們兩個各自繼承了你一半的東西,那能怎麼辦?”
聽了許妙雲的話,朱棣臉上露出笑容,顯然是對於徐妙雲這話很是受用。
歎口氣道:“唉,這些家夥,咋就這麼不隨他爹呢?
要是出一個如同他爹這樣的人,那我這個當爹的,也就不必這般糾結了!”
說罷之後,又望著徐妙雲點點頭道:“妙雲,行,我知道你的意見了,會好好的考慮。
妙雲你這話說的倒是中肯。
其實我也覺得,咱家老大成為太子,今後接從我這裡接過皇位,當上皇帝,是最好不過的。
隻是有一點兒,咱一直都在猶豫。
咱家老大,說實話各方麵都不錯,就是太胖了。
年紀輕輕身體就不好。
還它娘的沒我這個當爹的身體好。
雖然咱並不想詛咒自己兒子,說這話也不是詛咒他。
話說出來雖然不好聽,可是有些事情,卻不得不多做考慮。
在選擇太子上麵,身體健康長壽,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
咱有些擔心咱家老大,讓他掌握權力,做出諸多事情。
辛辛苦苦培育起來了,結果……結果一個弄不好,走在了咱前麵。
或者是才當上了皇帝後,沒乾兩年,人就沒了。
那對於我大明而言,也是一場不小的災難,
時局必然會因此而動蕩。
我不想這樣的局麵發生。
有大哥的前車之鑒,這事情我不得不多想。
大哥的事兒……唉!想想就讓人心痛。
若大哥還在該有多好?
大哥肯定不會這般對待我們這些兄弟。
有大哥在,我永遠都是我大明的征北大將軍!
為我大明征戰一生,駐守北疆!
誰它娘的會想著造反當皇帝?”
聽到朱棣說出這話來,徐妙雲也為之沉默了。
自己家老大身體不好,這事兒確實是個硬傷……
事情也確實如同自己家夫君所說的這般,一個長壽的皇帝,對於一個國家的穩定,是真的非常重要。
若是當皇帝的不長壽,那麼接下來,這個國家就將麵臨出現一個年幼皇帝的下場。
而年幼的皇帝出現後,又會遭遇什麼樣的待遇,可想而知。
徐妙雲熟讀史書,自然知道。
這代表著動蕩不安,代表著皇帝的權力會外流。
隨之而起的是權臣崛起,是外戚乾政等等事情……
這些內部的事情,就會令的這個國家糾纏不清,消耗太多的精力。
那對外,以及對於百姓民生等這些方麵而言,就會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顧及。
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很嚴重……
畫麵緩緩消失,朱元璋不由的跟著歎了口氣。
老四所考慮的事情,其實也是很對的。
當做繼承人培養的人,若是身體不健康,不長壽,對於這個國家而言,影響是極大的。
甚至也可以說是災難性的!
一個優秀的繼承人,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彆的不說,他的標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若是標兒這個自己精心培養的繼承人,沒有發生意外。
後麵從自己手裡接過皇位,那自己大明,所麵臨的局麵必然是大不相同。
哪會出現朱允炆弄的那些倒黴事情?
而且也能看得出來,老四對於他們家老二,也是挺看重的。
不然的話,不會一直在這裡猶豫。
若選擇他家老二的話,指定要鬨出亂子來。
一直以來,在嫡長子還在的情況下不立嫡長子,都會容易引發諸多的事端。
而且,他們家老二朱高煦,朱元璋也覺得性格上麵不適合當皇帝。
雖然方才自己家老四說那話,有些臭不要臉。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老四這個被自己當做將軍來培養的人,確實不僅打仗厲害,在治國理政上麵也有那麼一套。
朱高熾和朱高煦二人,到底誰在今後才能當皇帝。
就連朱元璋這個時候,都開始為之糾結了起來。
如此想著,很快便又有新的畫麵浮現出來。
“梅駙馬那裡有什麼情況?”
朱棣望著眼前這人出聲詢問。
從這人的穿著打扮上,朱元璋看不出來這家夥是個什麼職位。
這人的衣著打扮,在如今的洪武朝還沒有出現。
不過卻也能夠明白,這人的職位是什麼。
搞監聽和情報工作的。
“回稟陛下,梅駙馬……在提及陛下之時,多有憤憤不平之意。
多出不恭敬之語。
對於陛下您登基,還是覺得不服氣。
說話之時多提及朱允炆……”
這人說著,就從懷中取出一個本子,恭敬的遞了上去。
朱棣聽了這人的話後,麵色就顯得比較黑了。
這個時候,接過本子看了一陣兒後,一張臉更是黑如鍋底!
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好了,朕知道了,下去吧。”
聽到朱棣所言,這人立刻恭敬的退了出去。
等這人離開後,朱棣又將那他已經看過一遍的本子,拿起來接著看。
如此看了一陣兒後,猛的一下將其給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梅殷啊梅殷,你是何苦來哉?
為了一個朱允炆,真值得嗎?
朱允炆上台都做了什麼,你又不是不清楚。
朕登基之後乾了些什麼,你莫非都沒有看到眼裡?
你以往可不是這樣的人,怎麼現在卻變得如此迂腐?
為了朱允炆那樣一個蠢貨,一直和我為難,不肯歸順於我。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
咱們是親戚,你也是我的二妹夫,中間還有容,朕真不想和你撕破臉皮……”
朱棣長歎一口氣,喃喃的說道……
畫麵緩緩消失,朱元璋的心情,也隨之變的不平靜起來。
一些不好的念頭,變得越來越清晰。
梅殷這家夥,怎麼在這次的事情上這麼軸啊?
他從了老四也就是了,真沒必要為了朱允炆這個蠢貨,一直苦苦堅持。
若真的是因為朱允炆這個蠢貨,導致梅殷被老四下手給害了。
朱元璋心裡麵是真難受,真過意不去!
如今,他隻盼望著梅殷在今後,能夠幡然醒悟,可千萬彆再軸了……
在朱元璋如此想著的時候,新的畫麵再次出現……
連續幾個畫麵看過後,在到底立誰為太子這件事情上,朱元璋忽然之間就看明白了一件事兒。
那就是他發現,他家老四這混賬東西,人可壞著呢!
他在這個時候,在這事情上,一直猶豫不決,為之糾結。
可不僅僅全是糾結那麼簡單。
還是在那裡把這太子之位,當成一個懸在驢子麵前的蘿卜。
吊著驢往前走。
而被他用這蘿卜給調動的驢,可不僅僅隻是大皇子朱高熾,二皇子朱高煦,乃至於三皇子朱高燧那麼簡單。
除了他們之外,還調動了滿朝的文武!
皇帝立儲君,這事兒一直以來都牽動人心。
會讓很多人,或是自覺,或是不自覺的牽扯進去。
這是一個站隊,站得好的也算是從龍之功。
又有很多人有著各自的訴求,所以很容易就會陷入到這件事情裡。
而這個時候,老四雖然登基了,但實際上朝堂之上,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平穩。
大明在不少地方,還是暗流湧動。
這些都不太好處理。
在這種情況之下,該怎麼辦?
老四選擇通過立誰為太子這件事,把很多人的注意力,都給吸引到這件事情上。
讓他們為這個事兒一直忙忙碌碌,吵吵嚷嚷。
這樣的話,就會有很多人無暇他顧。
老四則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做出很多的事情來。
儘可能快的,把大明給弄得安定了。
把一些該處理的事情都給處理了。
這老四,還真奸詐!
連這辦法都能讓他給整出來!
一開始的時候,連自己這個當爹的,都被這混這玩意兒給騙了!
還以為他真的是一直在單純的為他家老大做太子,還是老二當太子,猶豫不定,拿捏不準。
哪能想到,這後麵還有這等更大的招!
老四這家夥,心是真黑,演的也是真好!
也不得不承認,他的這個舉動也確實是挺不錯的。
是一招不錯的棋。
隻是,朱元璋感慨歸感慨,可對於老四的這些做法,卻並不怎麼太認同。
因為他覺得,老四的做法,在今後可能會產生一些反噬。
遺留的問題太多。
通過這樣的辦法,老四這邊確實能夠把朝臣們的眾多注意力,都給轉移到立儲這件事情上來,
讓那些人都圍著這件事轉。
就算是有些人,能夠察覺到這是老四使的一些手段,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停下來。
隻能加入到這件事情裡。
畢竟這事兒,所涉及的人太多,很少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但在朱元璋看來,這件事情老四的處置,還是落了下乘。
不用這樣辦法,也同樣有彆的辦法來穩住朝堂。
處理各項事情。
他這樣做,雖然巧妙,現在能避免很多麻煩。
但也未免有取巧之嫌。
最重要的是,這事情後遺症比較大。
這太子之位,隻有一個。
最終隻能有一個人來做太子。
一個人成了太子,另外一人就要黯然出局。
這黯然出局的人,在此之前把諸多的心血,都耗費到了這件事情上。
後麵失敗了,又哪裡會甘心?
十有八九到了後來,會鬨出一些事情來。
畢竟都已經把他給架上去了,讓他覺得自己距離那個位置是觸手可及。
隻差那麼一哆嗦。
可最終卻失敗了……
沒有哪個人能甘心,能接受得了這個打擊!
他家老大和老二這兩個人,也必然會因為爭奪皇位,而鬨得勢同水火。
明明是親兄弟,可這個時候卻因為這件事而給鬨的,彼此之間有很大的芥蒂。
今後彆管是誰做了太子成了皇帝,那對待另外一個人,都不可能以平常心對待。
這就是最大的後遺症。
朱高熾,和朱高煦這兩個人,都還算是比較優秀的。
可是經曆了這一次的事情後,隻能一個人站著,另外一個人躺下。
雖然不至於會丟了性命,但人在後麵,也肯定會頹廢。
想要掌握權柄、或真心實意的做些事都做不到。
老四這個時候,看起來手段很好,把諸多人都給耍的團團轉。
可萬事萬物都是有代價的。
在這個時候取巧,那今後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來。
他所付出的代價,便是自己孩子裡,未來必然會有一個人,因為爭奪太子之位,而意誌消沉。
毀在這上麵!
這等事兒,如果是讓他來,他肯定不會這樣做的。
有些事兒可以取巧,可以用些手段。
但有些事兒,就該堂堂正正,迎難而上!
就比如他在繼承人的事情上,就從來沒有含糊過。
自己是吳王的時候,標兒這個老大,就是吳王世子。
在自己成為了皇帝後,標兒就是理所當然的太子。
其餘人想都不要想!
隻要自己這個當皇帝的,在這個事情上足夠堅定。
不左右搖擺。
那麼其餘的人,也都不會對這件事兒起什麼心思。
就算是有些許人起心思,那對於大局而言,也是於事無補。
老四這個事兒,做的確實是有失考量了……
朱元璋對此,雖然有些不太認賬,但是彆管怎麼說,這事都是老四自己做的。
隔著這麼多年,他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隻能看著。
隻希望今後老四,能夠弄出一些手段,改變這個事兒。
可千萬彆真的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
真那樣的話,自己老朱家,一個弄不好,又得骨肉相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