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隻是希望我們和德國在戰爭中儘量保持克製,避免傷害婦女、老人和兒童,他們的態度很客觀。”伊斯梅說道。
聽到客觀這個形容詞丘吉爾不禁放鬆下來,心說美國人到底還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發出的也隻是這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辭令。
“在這件事上,我們必須要公開聲明我們沒有以平民為轟炸目標,轟炸埃森西區的事件隻是誤傷,一定要咬定是誤傷。”丘吉爾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們目前隻能用這種辦法安撫國民和戰俘家屬,隻是德國人要求的賠償和道歉我們應該怎麼辦?”
“對誤傷事件我們最多表示遺憾,想要我們認錯和賠償,德國人是在做夢。”丘吉爾說道。
“你聽外麵的聲音,戰俘家屬們在抗議,尤其是那些被無限期推遲釋放的戰俘家屬。”
“對他們說,我們正在積極和德國政府斡旋,爭取讓戰俘早日回國,總之找個借口先把他們遣散,這種著摸了摸寬廣的額頭,臉上現出疲憊的神色。
“野蠻的德國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狡猾了?以那個可惡的小胡子的作風,他肯定會把加倍的炸彈扔到我們頭上。他忽然改變作風,肯定有原因,讓軍情六處去調查,到底是誰在幕後策劃。”丘吉爾命令道。
會議結束,一乾高官們紛紛準備離開,丘吉爾的秘書好心地建議道“指揮所的正門已經被抗議的人群堵住了,先生們可以從後門離開。”
聽到外麵隱隱傳來的抗議呼聲,一乾高官麵麵相覷,隨後從諫如流,湧向指揮所的後門
丘吉爾的心情很惡劣,陳道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
經過了長達一個月的馬拉鬆式扯皮,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終於說服了墨索裡尼,同意讓德軍進入利比亞,不過,兵力僅限一個師。
對於陳道來說,一個師的限製根本不是問題,畢竟在他眼力,一萬多人是一個師,三萬多人是一個師,五萬多人也是一個師。
隻要墨索裡尼那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禿子允許德軍進入北非,到中東搶油、順帶為犧牲的007同誌報仇雪恨的大業就算成功了一半。
得知墨索裡尼同意借道後,隨著欣喜若狂的希特勒一聲令下,早已嚴陣以待的第七裝甲師立刻開拔。
自從決定進軍地中海後,非洲軍團的創建便在希特勒的嚴厲督促下飛速開展,在法國戰役中因為種種原因博得了魔鬼之師惡名的第七裝甲師被當做了首選,並優先開展換裝工作。
剛剛晉升中將不久的隆美爾毫無懸念的成為德國非洲軍首任軍長,下轄第七裝甲師和赫爾曼戈林摩托化師的第七防空營。
接到開拔命令,隆美爾立刻率領幕僚飛往利比亞的托卜魯克熟悉地理環境,第七裝甲師在新任師長方克少將的率領下經阿爾卑斯山區運往意大利,隨後裝船運往非洲。
進軍地中海的行動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陳道卻絲毫不感到喜悅。
首先是進攻馬耳他島的行動被希特勒駁回了,希特勒的理由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埃及才是對丘吉爾政府的威信最大的打擊,至於馬耳他島,隻要拿下了埃及和中東,馬耳他島的守軍就會自動放棄。
任憑陳道和戈林如何勸說,希特勒的目光隻是一心盯著埃及,期望迅速占領埃及,然後進軍中東,對馬耳他島置之不理,陳道無奈隻得放棄勸說返回基爾。
回到基爾後,另一個厄運降臨到陳道頭上。
隨著海軍航空兵的日益壯大,無邊的文書工作隨之而來。
陳道每天被困在辦公室裡審閱各種文件,就連和加蘭德等人聊天打屁的時間都沒有,一向散漫慣了的陳道忍耐了半個月後終於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恰好第七防空營已經跟隨第七裝甲師進入利比亞,自己身為師長去北非關心部下疾苦也是理所當然的。
陳道打定主意後立刻打著這個冠冕堂皇的旗號向海軍司令部請假,獲得允許後把所有工作扔給了苦命的加蘭德和萊布尼茨,帶著巴赫上尉和洛倫茲上尉這兩個跟班南下地中海,決定忙裡偷閒地享受一番地中海風情。
然而理想和豐滿,現實很骨乾,陳道和兩個跟班不知道的是,在地中海等待他們的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幾乎不複返的重大危機。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