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之鷹!
四月二十日,注定是一個為世界矚目,為後世所銘記的偉大日子。
一八八九年的今天,在流經奧地利和德國巴伐利亞邊境的萊茵河河畔奧方的布勞瑙小鎮裡,有一家名叫波默的小旅店。
就是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旅店裡,一個名叫克拉拉的年輕婦女生下了一個男嬰。由於克拉拉前麵生的三個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她對這個兒子就特彆疼愛。
這個男孩擁有一個令世界為之震動的名字——阿道夫希特勒。
時隔五十三年,在歲月的衝擊下,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奧地利不再是奧匈帝國的核心領土,德意誌帝國東方省是它新的名字。
當年的那個男孩經過生活與歲月的磨礪,成長為德國元首,正是他大手一揮,將他的家鄉納入德國版圖。
不僅是元首稱號,他還擁有世界聞名的鑽石級單身漢、德國剩男界資深剩男和“大叔級”大齡青年等多種榮譽頭銜。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日,希特勒五十三歲生日當天,一場婚禮注定要給這個特殊的日子打上一個華麗的標簽。
~,
某小舅子結婚帶來的喜慶氣息還沒有消失,柏林大教堂又迎來一對重量級新人的婚禮。
德國元首希特勒,與和他經過十年愛情馬拉鬆賽跑的新娘愛娃布勞恩,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接受德國人民,以及來自世界各國的衷心祝福。
教堂觀眾席第一排的座椅上。聽神父鏗鏘有力地誦讀似曾相識的證言。陳道心中感慨萬千。
在自己的大力教育下。在戈林的傾情配合下,在愛娃布勞恩發自內心的愛情攻勢下,再過十分鐘,不,最多五分鐘,希特勒就可以將“鑽石級單身漢”、“資深剩男”和“大齡青年”等帽子扔進大西洋,換上某人的“連襟”和“大姐夫”等光輝稱號。
該來的想躲也躲不過,雖然早有心理準備。陳道還是為周圍異樣的目光感到躁動和不安。
沒有任何預兆,一個女人從天而降,成為德國第一夫人,理所當然地成為德國政界和民間最時髦的話題。
這個女人到底是何方神聖?憑借什麼資本能夠打動元首?
這兩個問題成為德國民政兩界想要了解的首要問題。
當第一夫人布勞恩的姓氏曝光之後,一乾政客和大資本家立即運轉他們的發散思維,聯想到不久前見過的那位波蘭總督夫人同樣姓布勞恩。
經過一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後,元首夫人與波蘭總督夫人,這兩位曾經的布勞恩小姐的關係浮出水麵。
她們竟然是親姐妹!
上帝真是開了一個善意的玩笑,他難道還嫌戈林元帥一派的勢力不夠大嗎?竟然賜下這麼一對姐妹來加強元首和戈林派係的關係。
就連戈培爾、赫斯和裡賓特洛甫等知道愛娃存在的高官也很是費解。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元首邁出他個人的一小步?
帶著無窮的好奇心,戈培爾等和愛娃打過交道的高官紛紛走起夫人路線。派出各自的夫人向愛娃送上祝福,順帶打聽事情的緣由。
各位夫人帶回來的答案出奇的一致。“感謝海因茨”是問題唯一的答案。
原來是“小舅子閣下”和元首之間發生了某些不可告人的故事,才促使元首邁出他個人的一小步,德國政界的一大步。
雖然心有不甘,但是戈培爾之流不得不承認,因為幫助第一夫人遂了多年的心願,“小舅子閣下”已經成功博得第一夫人的感激,在第一夫人心中的地位無可撼動。
有了第一夫人的大力支持,有了元首“連襟”這種裙帶關係,“小舅子閣下”晉身德國政壇三號人物已成定局。
其餘政客再眼紅也隻能去競爭德國政壇四號人物的地位,至於四號人物之上?那是奢望,也是死路,最好不要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自從確定愛娃的身份後,德國黨政軍三界頭麵人物再看陳道時的目光,充滿豔羨與嫉妒。
婚禮的結束,意味著希特勒告彆單身生活,德國迎來缺失已久的第一夫人,同時也意味著德國政壇格局的重新劃分。
陳道扭頭看向左手邊那個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光頭黨。
撲麵而來的香水味,時刻放電的標誌性眼神,還有油光鋥亮的光頭,共同組成墨索裡尼這個名字。
軸心國集團領袖大婚,其他各國紛紛通過駐德國的大使館發來賀電,就連遠在天涯的斯大林和遠在海角的東條英機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