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之鷹!
走完從集結地到前線的路程,第四十坦克師的部隊用了不到一個,
三百多輛坦克湧入戰場,所過之處掀起漫天的塵土。
無論是主力坦克t34,還是輕型偵查坦克bt5和t40,車身上都搭載著數量不等的步兵。
看到生力軍的到來,前線被壓製住的蘇軍士氣大振,躍躍欲試準備發動新一輪進攻。
看到漫山遍野蜂擁而來的坦克群,意軍步兵和炮手們心中難以抑製地產生對死亡的恐懼。
蘇軍炮手拚刺刀式的戰法已經打得他們心生寒意,現在又看到數不清的坦克衝向自己,意軍士兵心中固守陣地的心思不由自主地發生動搖。
意軍炮兵原本和蘇軍炮手的戰鬥僵持不下,四十坦克師的坦克集群的到來瞬間打破僵局。
蘇軍步兵爬起身,跟著橫衝直撞的坦克群衝向一片片小樹林,戰場上到處都是衝鋒中的綠色人影和坦克,烏拉聲響徹戰場,壓過坦克的引擎聲,也壓過意軍士兵的炮聲和鬥誌。
迫擊炮、加農炮和坦克炮的炮彈接連落到意軍藏身的樹林,樹乾被彈片削斷,綠色的樹葉連同樹枝四處紛飛。
輕重機槍和127毫米高射機槍子彈也冰雹般射向樹林,壓的樹林裡的意軍抬不起頭來。
蘇軍步兵們趁機衝進樹林,衝鋒槍手們端起沙,任何移動的人形物體都遭到彈雨的洗禮。
步槍兵們端著莫辛納甘步槍,晃著明晃晃的槍刺衝向意軍步兵。不分對方是不是舉起雙手。是不是受傷倒地的傷員。一律用槍刺在對方身上捅出五六個血洞才心滿意足。
見投降不能避免死亡的命運,一些意大利士兵操起步槍、工兵鏟和彈藥箱的撬棍,和蘇軍步兵展開肉搏戰,槍聲、刺刀捅進的噗嗤聲,雙方士兵廝殺時的怒吼聲此起彼伏。
每一處樹林都化作血肉殺場,每一棵大樹下都灑滿雙方士兵的鮮血。
然而有勇氣投入肉搏戰的意軍士兵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意大利士兵很識時務地掉頭逃竄,瘋狂地向德布勒森方向逃去。
蘇軍士兵以班或者排為單位。配合著坦克一處處清剿有意軍士兵藏身的樹林,又以營團為單位,圍攻杜沙姆雄等德布勒森郊外的城鎮。
曆經三個多小時的戰鬥,留下無數處化為堆屍場的樹林和村鎮,蘇軍艱難地推進了充滿血腥的一公裡,到達德布勒森市郊外。
無數意軍士兵瘋狂奔跑在野地上,不時回頭查看背後的追兵和自己之間的距離。
看到這些潰兵的窘態,城市邊緣,第三道防線上的意軍士兵知道敵人馬上就會出現,紛紛將手中的步槍子彈上膛。陣地上頓時響起一片拉動槍栓的聲音。
炮手們緩緩轉動炮口,指向有蘇軍坦克閃動的方向。
90毫米高射炮的炮聲最先響起。衝在最前麵的四五輛t34坦克先後停止移動,車身冒出黑煙,一輛甚至發生彈藥殉爆,被衝擊波掀掉了炮塔。
其餘的坦克不顧意軍炮火的阻攔,憑借剛剛戰鬥中激發的一腔熱血,疾馳著衝向對麵的意軍陣地,卻很不幸地一頭紮進雷區。
四五輛t34坦克的履帶下爆出黑煙,履帶被撕裂,嘩啦啦地甩出車體,坦克車身也斜停在雷區中,意軍的穿甲彈接連飛到,將這幾輛坦克打成鋼鐵墳墓。
其他坦克紛紛放慢速度,坦克手們的腦袋重新恢複冷靜。
他們一邊倒車,一邊呼喚工兵和步兵。
最先到達的支援依舊是炮兵,無數炮彈落到坦克集群前方,覆蓋了雷區和意軍戰壕。
硝煙遮蔽戰場,意軍士兵們被猛烈的炮火壓得抬不起頭來。
蘇軍工兵們姍姍來遲,卻毫不猶豫地衝進雷區,為坦克部隊開辟通道。
他們的身後,坦克部隊用機槍和火炮為工兵們火力支援。
夕陽落下地平線,給白晝畫上句號,然而戰鬥卻沒有因為黑夜的到來而結束。
蘇軍的迫擊炮一刻不停地將照明彈打上天空,空軍的轟炸機也投下照明彈,數不清的照明彈漂浮在空中,宛若無數盞高度燈泡,將天空映照的如同白晝一般。
蘇軍工兵們用無畏的勇氣和火熱的鮮血在雷區中掃出七條通道,步兵和坦克沿著通道碾向意軍的陣地。
抵擋不住蘇軍坦克海、步兵海和炮兵海的聯手衝擊,淩晨一點,德布勒森城郊區的意軍放棄外圍陣地,利用夜幕作掩護,紛紛逃進德布勒森城區。
又一個小時過去,蘇軍步兵陸續占領意軍在城外的全部陣地,戰鬥才告一段落。
夜幕中,德布勒森城內的建築看上去影影憧憧,好似無數等著擇人而噬的怪獸。
蘇軍沒有繼續進攻,而是著力於肅清城外意軍的潰兵,鞏固勝利果實。
德布勒森城西南方十公裡的博斯洛城,意大利第八集團軍司令部裡,梅塞上將摘掉頭頂的帆船帽,光潔的額頭上沁出一層細細的汗珠,在燈光下閃閃發亮。
一天的時間,德布勒森城外的三道防線全部被突破,這是他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雖然早就知道蘇軍裝備有kv和t34等強力武器,梅塞上將並沒有將他們當做對等的敵人,更沒有當做可以和英軍相提並論的敵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和俄國屬於同一陣營,沒有交過手,但是梅塞上將也聽說過俄隊在東線粗略不堪的表現。
一晃二十年過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蘇聯軍隊在蘇芬戰爭中的惡劣表現成為軸心國甚至是世界各界的笑柄。也加深了他對蘇聯軍隊戰鬥力低下。不堪一擊的印象。
擁有強大的反坦克火力。還擁有克製坦克集群進攻的密林地形,和參加過北非和東非戰役的老兵,竟然在一天的時間,就丟光了城市外圍的陣地。
蘇聯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強大,竟然比英國人的戰鬥力還強?
巴拉克少將站在他身邊,心中也是暗自驚訝,還充滿了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