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之鷹!
六月二十三日淩晨六點,納雷夫河西岸,瓦佩城東郊。
一輛v82型桶車急速衝上河邊的高地,不等副官給他打開車門,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克萊斯特大將便跳下車後座,站在車旁,舉起掛在胸前的望遠鏡望向河對岸。
就見河對岸的烏霍瓦村此時已經化為一座煉獄,村莊裡不到二百間的房屋全部化作殘骸,沒有一座房屋是完整的。
即使是這樣,雨點般的炮彈依舊不停地砸落在村莊中,村莊中到處都是炮彈爆炸的硝煙與火光,不時有炮彈飛過村莊落到那雷夫河,高大的白色水柱噴泉般騰空而起。
克萊斯特大將清楚地看到,村莊中的街道上散布著十七八輛機動車殘骸,有跨鬥摩托,有卡車,還有兩輛sdkfz251型裝甲車,很多具屍體點綴在房屋和車輛殘骸之間。
克萊斯特大將眼中滿是不屑,他輕蔑的說道“看來我們的敵人已經從慌亂中清醒過來,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遏製我們的進攻。可惜,他們的想法太呆板了,也太天真了。”
副官的表情和克萊斯特大將截然相反,他看到有幾發炮彈飛過河邊,落在納雷夫河西岸,最近的落點距離他們站立的高地隻有大約一百五十米。
副官緊張地說道“司令官,俄國人的炮彈距離我們太近了,為了您的安全,我們還是換個地點觀戰吧。”
“我們沒有時間更換地點,俄國人的進攻已經發動了。你不用擔心我的安全,俄國人能殺死我的炮彈還沒製造出來呢。”
看到克萊斯特如此蔑視俄國人,副官隻得按下心中的忐忑不安,看向河對岸的戰鬥。
蘇聯對德國的進攻早有準備,經過開戰當天的慌亂後。六月二十三日,蘇軍各部已經回過神來,按照預定的作戰計劃,整座戰爭機器有條不紊地運轉起來。
西方方麵軍下轄四個集團軍,其中第三、第四和第十集團軍部署在邊境線上,第十三集團軍做預備隊。
負責正麵防禦比亞韋斯托克凸出部的是第十集團軍。
得知瓦佩城附近的大橋失守後。第十集團軍司令戈盧彆夫少將震怒,急忙命令發動反擊,一舉消滅過河的德軍部隊。
反攻的任務落在了155步兵師和第十三機械化軍身上。
比亞韋斯托克地區原本屬於波蘭,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國和蘇聯瓜分波蘭後,比亞韋斯托克地區落入蘇聯手中已經接近三年,蘇軍對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摸得一清二楚。
瓦佩城外的大橋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早已受到蘇軍的重點關注,並將大橋附近納入炮兵火力的覆蓋範圍。
反攻剛一開始,蘇聯的”戰爭之神“們便大顯神威。六個炮兵團近二百門大口徑火炮幾乎瞬間將烏霍瓦村從地麵抹掉。
122毫米、152毫米甚至是203毫米榴彈炮的強大破壞力下,第一裝甲集團軍下屬四十八裝甲軍的渡河行動被迫中斷,已經渡河的部隊也停止向比亞韋斯托克進軍,轉入防禦狀態。
通過空軍的偵察機,得知有大批蘇軍坦克和步兵正衝向橋頭堡,第十一裝甲師已經過河的110步兵團和十五裝甲團依托公路兩邊的樹林,還有河東岸被占領六座村莊設置防線,靜靜地等待戰鬥的開始。
多爾那鎮在瓦佩城東北方向大約六公裡。這裡是十一裝甲師占領的最靠近比亞韋斯托克城的小鎮,正是在這座小鎮。十一裝甲師打響了抵擋蘇軍反撲的第一炮。
麵對沿著公路而來的蘇軍坦克縱隊,埋伏在小鎮北側鎮口,公路兩側的兩輛e40型坦克率先開火,88炮清脆的開火聲中,為首的kv1型坦克停止開進,車身冒出滾滾黑煙。
衝天的黑色煙柱提醒了後麵的蘇軍坦克。它們扭轉車身,跌跌撞撞地開向公路兩側的田地和草地,整支隊伍頓時亂成一團。
兩輛e40型坦克的開火開啟了殺戮之門,埋伏在多爾那鎮中的503重裝甲營一連和二連,二十八輛e40型坦克先後開火。一瞬間的功夫,蘇軍坦克手發現炮彈從小鎮的灌木叢中射來,從小鎮的房屋邊射來,從小鎮邊的鬆樹林裡射來。
整座小鎮一瞬間化為炮兵陣地,到處都有炮彈飛來。
麵對這些連偵查兵都不派,盲目衝向己方陣地的菜鳥對手,503重裝甲營的坦克手們毫不留情地收割對方的生命,二十多輛kv1的殘骸遍布多爾那鎮北方的田地和公路上,遠遠望去,十幾道煙柱衝天而起,好像清明節燒紙時墳頭的青煙。
北麵更遠的地方,蘇軍155步兵師正在接受來自武裝黨衛軍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