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之鷹!
七月四日淩晨,太陽悄悄鑽出東方的地平線,緩慢而又堅定地向天空爬升,遠遠望去,好像一個紅色的圓盤。
太陽執著的勁頭感染了十四裝甲軍每一個士兵,他們穿著仍舊帶有潮氣的軍裝,忍受著軍裝裡虱子的叮咬,無畏地麵對泥將軍的襲擾,義無反顧地踏上東進的道路。
和前幾天一樣,陳道乘坐的裝甲車照例夾在第九裝甲師炮兵團的隊列中,在滿地的爛泥中跌跌撞撞地行軍。
沿途飽覽美麗的白俄羅斯風光的同時,陳道看到公路兩邊的泥地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廢棄車輛。
農村使用的馬拉大車,笨重的嘎斯卡車和坦克,以及散發著腐臭氣味的屍體應有儘有。
成群的蒼蠅圍繞在被雨水跑的腫脹發白的屍體上,一些有密集恐懼症的德軍士兵扭過頭,不敢去看慘不忍睹的場麵。
很明顯,蘇聯四十七步兵軍的部隊撤退的很是倉促,來不及處理故障的車輛,也沒有時間掩埋戰友的屍體,隻能粗暴地將他們扔到路上充當障礙物攔截後麵的德軍。
蘇軍的這種滿地亂扔垃圾的惡習起到了明顯的作用,第九裝甲師的部隊一路行進,一路處理蘇軍丟下的各種破爛,行軍速度無可避免地受到阻礙。
通過無線電,陳道對前方路麵上的發生的一切了如指掌,卻不為所動,戰爭原本就是無限使用暴力的勾當,隻要能夠戰勝敵人。
陳道真正關心的是依照現在的速度,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趕到奧爾沙。
兩天的時間已經過去一天,奧爾沙距離克魯普基城有上百公裡,以目前每小時十到十五公裡的行軍速度,勉強能夠趕到。這還是沒有蘇軍騷擾的理想狀況下。
而且就算是順利趕到奧爾沙,部隊還能剩下多少戰鬥力,剩下的力量能否支撐部隊打一仗。也是個棘手的難題。
公路兩邊不僅有蘇軍扔下的各種破爛裝備,還有德軍各種發生故障的戰鬥車輛。小到寶馬摩托,大到e40型坦克應有儘有,而且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凡是公路上陳道視線所及的地方,必然能看到因為各種故障拋錨的車輛。
然而無論是任何艱難險阻,都無法阻擋第九裝甲師前進的意誌。
第九裝甲師的目標地,奧爾沙城的外圍,同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氣氛。
奧爾沙城西大約五公裡的巴蘭鎮。因為連通鮑裡索夫和奧爾沙的公路自鎮中穿過,這個鎮毫無意外地成為蘇軍防線上一個重要的支撐點。
在來自奧爾沙城內的葉廖緬科的嚴令下,除去一些老弱病殘,全鎮接近兩千名鎮民幾乎全部被動員。
每一個男人、每一個女人都被納入到戰爭機器中,他們分成三班,配合駐守的正規軍挖掘戰壕,拉鐵絲網,修建橫亙於鎮外的反坦克壕溝。
鎮南的白樺林中也響起伐木的聲音,數百棵白樺樹被鋸斷,隨後被鋸成數段。用來做地下掩體的支撐柱。
穿著藍色軍裝,不苟言笑的nkvd士兵遊走在人群中,任何有逃亡意圖的人都會被送進鎮內。由軍事法庭審判,無論這個人是軍人還是平民。
東麵的奧爾沙城內外,更大規模的動員正在進行,多達兩萬人的市民被軍方征用。
和巴蘭鎮內不同,奧爾沙的市民不僅僅是配合軍隊修建工事,更是在臨時組建的訓練營裡排起長隊,領取步槍和手榴彈,隨後被編組成獨立的戰鬥營。
葉廖緬科接到斯大林的命令,所有破壞公共秩序的敵對分子都將立即被交付軍事法庭。所有的破壞分子、間諜和煽動叛亂者必須槍斃,所有的力量都必須整合起來投入到偉大的衛國戰爭中。
正是在斯大林威嚴的感召下。在葉廖緬科的親手鞭撻下,下午四點多。第九裝甲師的偵察營排除萬難,匆匆趕到巴蘭鎮外窺視蘇軍的防線時,看到的是一個相當完備的防禦工事。
偵察營沒有莽撞地進攻,而是派出一個連小心翼翼地潛入附近的森林中,想要利用樹林秘密接近巴蘭鎮,就近查看防線上的弱點。
然而偵察營卻把這個連送進了一場地獄般的戰鬥中。
巴蘭鎮南方的森林外,沒有任何蘇軍存在,更沒有散兵坑和戰壕,偵察兵們暢通無阻地潛入森林。
然而當步行前進的偵察兵們走到白樺林深處,腳踩著濕軟的爛泥一寸一寸移動時,他們的背後,黑洞洞的槍口正指著他們毫無防備的背影。
和德軍的戰術不同,蘇軍士兵沒有將防線修築在森林邊緣,而是深處。
更加精明或者說是惡毒的是,蘇軍的散兵坑和戰壕的射界不是開在前麵,而是開在後方,並且經過精心的偽裝。
第九裝甲師的偵察兵們第一次遭遇這種作戰模式,他們放心大膽地從敵人的防線旁邊經過,將自己的後背暴露給敵人。
槍聲忽然響起,沙和svt40型半自動步槍凶猛的火力掃射下,偵察兵們屍橫遍地。
手榴彈雨點般飛出,彈片和子彈共同組成死神的鐮刀,幾乎是一瞬間收割掉偵察兵半個連以上的兵力。
幸存的偵察兵們飛身撲到灌木叢或是窪地中,躲避來自陰暗角落的子彈,隨後操起武器還擊。
無儘的射擊和爆炸聲打破樹林的寧靜,拉開奧爾沙之戰的序幕。
樹林外,無論是巴蘭鎮中的蘇軍還是公路附近的德軍都被樹林裡的戰鬥驚動,雙方都毫不猶豫地派出援軍增援自己的戰友。
隨著援軍的到來,白樺林裡的戰鬥規模滾雪球般擴大,交戰距離也越來越近,直到零距離的肉搏戰上演。
戰場畢竟接近敵人的防線,蘇軍占據絕對的數量優勢,偵察兵們隻能勉強接應幸存的士兵突出重圍。隨後在敵人的追殺中且戰且退,倉皇地逃出森林,直到逃到森林邊緣。得到公路上裝甲車火力支援才擺脫蘇軍的追擊。
帶著無法將傷員帶離森林的遺憾和與自責,偵察營匆匆後退。撤到相對安全的距離,等待大部隊的到來。
第九裝甲師後續的部隊來的還算順利,摸透蘇軍的作戰風格後,陳道和惠碧奇中將很果斷地和警衛旗隊師借調來一個摩托化步兵營,讓這個營協同第九裝甲師的炮兵團和後勤車隊行動,沿途保護後勤物資的安全。
得到陳道和惠碧奇中將的提醒,迪特裡希也采用同樣的手段保護自己後勤部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