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宋沒辦法理解,說“這就是他的工作。”
他給開的是高工資,自然也得有相應付出。
何薑唔一聲說“因為大家都是打工人。”
這樣的脾氣,恐怕做不了領導。
江宋在心裡歎息,轉移話題道“那看好想要什麼車了嗎”
何薑隻差考過科四就能拿到駕照,她最近已經看車有一陣子,不過說“其實車庫有很多。”
江宋的車不多,也就七八輛,一年到頭自己用不上,隻有司機開出去溜兩圈生怕發動機生鏽。
他並沒有多愛惜,給孩子更是舍得,但還是說“那不一樣,得給你買輛新的。”
又看她的意思,索性道“那我直接讓人看著挑了”
那就是一兩百萬下不來的事情,何薑趕快道“不用不用,奔馳就行。”
這日子真是過得天翻地覆,換在半年前奔馳就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牌子,但現在是“就行”。
江宋其實不太懂車,看一眼圖片說“行,你發給陳雲珊,讓她去辦。”
到底是頭回買車,何薑道“我想自己去買。”
又說“我第一次去做家教,小朋友姑姑就開這輛。”
她當時對人家有幾分羨慕,把這車記在心裡。
江宋自己也曾經勤工儉學過,一晃也是二十年前。
他道“難教嗎”
難是不難,就是氣得人心肝脾肺腎都是火,少看一眼筆畫筆順能歪到天上去。
何薑道“還行。”
過去好似雲煙散,說起來隻會徒增遺憾。
江宋歎口氣說“你啊。”
語氣中多少意猶未儘,何薑隻調皮笑笑。
江宋能想象出她小時候的樣子,那必然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
他無奈搖搖頭,父女倆閒聊幾句就到地方。
這是間泰國菜餐廳,位於一棟彆墅內,裝修風格很東南亞,建築以木質為主體,院子裡大量綠植,從包間半開的窗可以看得清楚。
風景宜人,江宋坐下來就說“不用吃就知道這家店正宗。”
何薑有些奇怪,她剛露出一點疑惑來,餘望就解釋道“我爺爺年輕的時候在泰國種橡膠。”
他爸也是在泰國出生,餘家在東南亞華僑裡算是很有影響力,到他這代還會講點泰語,上兩代幾乎是外語溝通無障礙,因此他們家裡人吃的泰國菜,必然是最正宗不過的。
這話說得清楚,唯一沒有詳細說明的大概是所謂種橡膠是百畝地的橡膠園,畢竟誰也不會整天把發家史掛在嘴邊。
哪怕是江宋,其實也不太清楚。
他道“老爺子最近怎麼樣”
餘望道“挺好的。”
又順便道“今年是他七十九大壽,到時候給你發請帖。”
他們家的老規矩,逢九才過大壽。
彆看餘家的新園集團很多年不在百強之列,但財富是從來沒人能小覷的,尤其是老爺子餘大同本人是著名愛國華僑、熱心公益,改革開放之初就自願貼錢幫助國內建設,沿海那片誇張一點的說法是隻要有學校就有他的捐贈。
因此他的壽宴,一準賓客眾多。
江宋道“一定準時到。”
他說著話把菜單遞給女兒,說“看你想吃什麼。”
有外人在,何薑謹慎地隻點一道,遞給餘凱說“看看孩子想吃什麼。”
餘凱正處於覺得自己是大人的年紀,這話要是他爸或者他叔說臉能拉得老長。
但這會隻能有些僵硬地扯嘴角說“謝謝姐姐。”
嘴還挺甜,就是輩分奇怪了,何薑心裡計算著自己剛剛還管他爸叫哥,算起來也不知道是誰占誰便宜。
她想想說“你上初幾了”
下一句就該是問成績,餘凱頭都垂下去,不料她話鋒一轉說“你馬騎得真好。”
說起這個,餘凱打起精神來說“五歲開始學的。”
說完又覺得該禮尚往來,道“你的馬也很好。”
不誇人反而誇馬,真是個笨小子。
餘望無奈看侄子一眼,轉移話題道“我看你比之前進步很多。”
何薑現在都能讓馬小跑幾步,謙虛道“也就一點點。”
餘望誇張道“我看跟飛起來差不多。”
這話講得人喜歡,何薑笑得雖然矜持,喜悅卻泄露在眼角眉梢。
他們倆就這麼講著自己的話,餘觀和江宋也在聊生意上的事,唯有餘凱坐在一旁,掏手機也覺得不合適,沉默半天才想起來,不對啊,剛剛何薑不是跟他搭的話嗎怎麼現在成他落單了。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也非常早,我一邊看神探狄仁傑,一邊打字。真的太好看了,每集的轉折也很多,少看一秒都感覺不知道在講什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