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又何嘗不知?朕也在想方設法扭轉局麵,朕也不想成為大宋朝的亡國之君,諸卿何以教朕?”
“官家……”
李綱剛想開口…卻被趙舊抬手製止,並言道
“朕之前從未殺過人,杜充這奸臣算一個,就因為他讓朕吃了不少苦頭,可朕卻從不後悔,天下人都以為天子太過嗜殺,太過殘忍,居然迫害文臣。
朕殺的卻不是人,而是誅了人心。
采石磯之戰,朕也殺人了,前前後後也未曾統計過,可朕敢放出狠話,某滄州趙構手刃國賊五十有餘。
太宗餘有一輛驢車可以從容退回大宋,朕失卻了長江,又該如何自處?
盛世是殺出來的,而不是多出來的,朕不領著這些人把天下打回來,又怎麼能帶著你們這些人把天下給治好?”
趙舊用手指頭指著張俊他們這些武將異常激動的說道。
“那官家總該給個交代,臣也知道官家的苦楚,可朝廷真的是經不起折騰,官家這邊一動,其實整個長江防線都紊亂了,文武百官如何能放心官家以為呢?”
李綱卻還沒有打算輕輕放過趙舊,依舊是不依不饒的追問道,他心中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有些事可以妥協,有些事萬萬不能。
孟太後也道
“官家,合該給個說法,此事雖然得以善終,畢竟不合朝廷的法度和體統。”
“朕可以答應爾等不再親自上戰場親臨一線(馬甲自然是不算,皇帝的技能這能算開掛嗎?)可是…爾等也要答應朕,彆讓這大宋的江山再丟一寸一土,丟了也必須再奪回來。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大宋耗得起,少羽營也等得起,十年之後,朕也會擁有自己的羽林軍。
十年,朕願意在江南穩居苟且十年,等我大宋收拾頹勢,練出強軍強兵,國庫充盈,糧草充沛。
北伐之日,就是朕禦駕親征之時。”
趙舊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有人沉默,有人備受鼓舞,有人半喜半憂。
……
宋軍打了勝戰好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江南,起初人們的第一反應是根本就不相信。
特彆是這一仗,還是皇帝親自帶著大將張俊打的,當長江的漁民陸續的發現一些漂浮在江麵上的金兵屍體之後,大勝的消息才逐漸被宋人所接受。
興許是壓抑的太久了,大宋也迫切的需要一場大勝,各地的州府第一時間接到消息的時候,很多人還是不敢置信。
而長江之戰,也讓張俊張伯英揚名天下,整個大宋都在吹噓著張太尉卓越的功績,稱張俊是大宋朝一百多年來最強的將帥之一。
張俊風頭一時無倆,唯一能蓋住張俊風頭的二人不是他人而且赫赫有名的巾幗女將吳娘子,梁娘子。
百姓就喜歡據傳一些喜聞樂見的事情,去相信他們所認為的事情。
於是兩位娘子直接被神化了,長江之上兩位仙子斬惡蛟龍(金兀術)的說法在長江地區廣為流傳。
至於身為主角的趙舊,雖然親臨一線,而且在戰場上還砍殺了幾十名賊兵,這樣駭人聽聞的戰績反而讓百姓們並不相信。
而且,大宋龐大的官僚和有心人都在刻意的隱瞞這一消息,大多數人並不想讓民眾知道,大宋有個尚武的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