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個小孩子不滿的開口說道,在安靜的建康城中響起,因為太過安靜,童聲傳了很遠很遠。
童言無忌。但是往往說的話卻最是打動人心。
“這個官家,就知道賠銀子賠女人,最後給咱們加稅,戰都從來沒打贏過。”
“還是咱們當今官家好,至少能保住咱們江南的平安。”
……
然而,百姓們的聲音突然噶然而止。
一柄龍纛出迎。
一身常服,打扮得非常塑部的趙宋官家出來了,他對百姓們頻頻點頭示意,穿過人群,最終來到了趙恒麵前,隻道
“皇兄,彆來無恙,跟朕走吧。”
趙桓還沒來得及插話,趙舊已經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趙桓一咬牙就隻能跟上,隨著他的腳步踏入了宮門。
百姓們在這時才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跟剛才的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趙構的名聲現在比趙桓,趙佶強了不止千萬倍,更受百姓愛戴,動亂的年代,百姓們更需要一個霸道的君主,趙舊符合他們心中一切的幻想。
趙舊在前麵走。
趙桓緊隨其後。
趙舊一邊走一邊說道
“皇兄,既然回來了,那就好好的待在家裡麵,千萬不要想著惹是生非,你也年紀不小了,不要給彆人當了刀子。”
趙桓有些驚慌的說道
“九……九,官家,臣兄不敢。”
趙桓終究是沒有再把自己擺在皇帝的位置上了。
趙舊猛然回頭。
“皇兄,人貴在有自知,朕是心裡麵藏不住話的人,也不喜歡玩什麼父慈子孝,兄恭弟友的把戲。
直接明了的給你挑開了說,皇位你就不要再惦記,這輩子安心的當一個天水郡公,這輩子也彆再出建康城。
朕不想聽到你病死的消息,至於你從北邊帶回來的老臣,既然不能以死報國,殺身成仁,說不準早已經被彆人說降叛變。
朕一概不敢用,就好好陪著你在環城腳下的皇莊裡麵度過餘生好了,皇兄可有不滿?”
趙桓臉上早已是淚水漣漣。
隻道
“官家念及骨血親情,不殺臣桓,已是莫大的殊榮,但是父皇還在北邊受苦,韋娘娘也是托我帶來了口信,希望官家能夠搭救。”
趙舊笑道
“桓哥兒,朕的生母,朕會親自提兵備戰,兵臨城下將其迎回,可他趙佶配嗎?”
趙桓縮著脖子不敢置信的看著這一幕,他沒想到平時最溫弱儒雅的九弟,居然會說出這些粗鄙的話。
眼前這個人他感覺到有些陌生。
要不是一模一樣的臉孔。
趙桓甚至懷疑此人是被彆人冒名頂替的。
趙桓小聲道
“官家怎敢直呼父皇名諱,子不言父姓,子不言父過,我朝百二十年來最注重的就是一個孝字。
官家此言,要是讓天下人知曉,恐怕皇位不穩,江山社稷一定會動蕩。”
趙舊笑道
“這話出朕口了,入你耳了,可曾還有第三人知曉。
要是真的有一日泄露的此消息,朕要是不認,誰敢逼朕強壓頭,在外人麵前這些話自然是不算數的,朕是天下最孝順的皇帝,汙蔑朕的人,淩遲處死也不為過吧?
莫非皇兄也想嘗試一下寸碟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