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官家不是不打算求和嗎?”
秦檜欣喜若狂,但又感到一頭霧水,官家怎麼想一出是一出啊。
趙舊眉頭一挑,笑道
“朕又沒打算讓你和談,就把條件改一下,大宋不接受歲幣,和親,割地,納貢。
人家既然願意談,那咱們拖著就是,你可懂朕的意思?”
秦檜明悟,官家這是打算把精神晾在一邊,隨時準備北伐中原。
“臣明白了。”
“嗯,回去好好想一下,朕要的不是現在的秦檜,朕要的是五年之前,那個不怕死的秦會之,那個血氣方剛的青壯官員。”
秦檜若有所思,儘管他已經回不到從前,可隻要君王有所需求,他變成主戰派大臣又何妨?不過是學一下李綱這些人罷了,他也曾熱血過。
秦檜迷迷糊糊的退了出去。
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這讓他感覺到十分不真實。
等秦檜走後,團子公公從旁邊悠悠的走了出來,低聲道
“官家,秦檜這人大忠似奸,沒想到投靠了金人,不如殺了算了,留下來也是個禍害。”
趙舊搖頭,便道
“算了,殺他沒有成就感,桓哥兒的皇莊準備好了沒有?快快將他搬過去。”
團子公公又有些疑惑的問道
“官家,您怎麼一口氣賜予了天水郡王五千畝江南上好水田,這些田價值不菲啊,就算是用來千金買馬骨,這名聲也太貴了吧?”
趙舊解釋道
“又不是隻養趙桓一人,他們從北邊帶回來的數百名老臣,家眷,雜役都得養在此處。
這麼算下來,五千畝水田也不算多,如果他們不好好經營的話,最多百年,桓哥兒這一枝便沒了。
他隻是天水郡公,並不是親王了。”
趙舊說服了秦檜。
而金國的完顏昌則是望眼欲穿。
等待著南邊的好消息。
天下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建康城。
完顏撻懶不知。
秦檜又又又一次叛變了。
趙舊為何會重新啟用他?
起初,在大兵壓境的危急時刻,秦檜的抗戰立場還是相當堅定的,他臨危不亂,反對割地稱臣,反對張邦昌的稱帝,主張保存趙氏,於危難的國事中逐步顯示出其過人的見識和才乾。
他本人的官職也在這種混亂的場麵中節節上升,從太學正一直做到禦史中丞,而且在士林中的口碑甚佳。
為此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激怒了敵方首領,被金人拘捕到北方數年。
應該說,秦檜的表現在當時是相當突出的,非眾多驚慌失措、棄官而逃的大臣可比,而且趙舊也相信他當時言行的真誠,並非是在做政治投機。
這一日。
金國的使節團到了建康城。
這一日。
那些企圖在為大宋發光發熱的老臣也跟著到了建康,他們的想法是趕緊去聯絡舊故,重新登上大宋的政壇。
可惜他們萬萬沒想到,趙官家早已經決定了他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