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如此,官家有令,莫敢不從。
那俺嶽飛就做主了,那就勞駕兩位太尉入駐背嵬軍,隨軍出征,二位以為然否?”
“有意思,沒成得鵬舉也弄出來了背嵬軍,俺倒是想去瞧瞧看,你的大軍和俺的部下有什麼不同,居然得到了官家如此稱讚。”
韓世忠臉上的笑意更甚,嘴角更是出現一抹弧度。
張俊差點儼然失笑。
要知道,背嵬軍原創人物可不是他嶽飛,而是自己身邊這位韓世忠韓太尉呀。
據雲麓漫鈔記載“韓、嶽兵尤精,常時於軍中角其勇健者,彆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製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韓世忠當初就是帶著背嵬軍和金兀術交鋒過,在黃天蕩之戰中大顯身手。
嶽飛也曾經參與其中,於是也有了組進背嵬軍的舉動。
可在張俊,韓世忠眼中看來,嶽飛有種班門弄斧的即視感,嶽飛居然敢在人家祖師爺麵前顯弄,趙官家該不會弄反了吧?該不是這嶽飛來向他們求教嗎?
韓世忠甚至覺得這個年輕的將軍在挑釁自己。
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韓世忠寒暄的說道
“既然如此,俺倒要是要看看嶽將軍的治兵本事,瞧瞧嶽將軍如何教我建背嵬軍。”
張俊差點笑岔了氣,在旁邊說道
“韓太尉,你這不是為難人嗎?等下讓官家知道你刻意刁難嶽副帥,那可沒你好果子吃。”
嶽飛也不惱,隻道
“張憲,你先將這二位背嵬軍驍士送去軍營,熟悉一下,務必小心看護,彆出了岔子。”
嶽飛又對二人拱手,言重
“軍中無戲言,軍法大如山,二位哥哥不要讓俺難做,若真的呆不下去,那鵬舉親自去向官家說明,斷不會連累二位哥哥。”
韓世忠他二人點頭,他們也想瞧瞧嶽飛的背嵬軍。
“背嵬軍”名稱的理解頗多嵬,山高大的樣子。
詩經唱習習穀風,維山崔嵬。無草不死,無木不萎。
還有一說是大將帳前的驍勇人。一說嵬本指酒瓶,將帥的酒瓶必親信拿,故喻為親信。
總之,背嵬軍是精銳當中的精銳,日後甚至成了華夏五大王牌部隊之一,名垂千古,刊入史冊。
背嵬軍屬於步騎協同作戰部隊。
在嶽飛構想當中,應該是騎兵數千配合數萬步兵,協同作戰。
而騎兵背嵬主要裝備有長、短刀,約十支短弩,二十支硬弓弓箭圍盔,鐵葉片革甲。
背嵬軍戰術多變,常常分成多個獨立的戰鬥小組,緊密配合。
與敵人作戰時,往往在距離敵人一百餘步時就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馬,然後長刀對劈,迅速衝鋒,集結,再衝鋒,從而大量殺傷敵兵。
這對兵源素質的要求,還有部隊的軍紀,各方麵的硬件要求極為高昂。
戰國時。
世人都知道魏武卒天下無雙,可世人也都知道魏武卒難養,便是這個道理。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