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大雪。
東北地界迎來了一場規模比較大的雪,整個東北的北半部分幾乎都在下雪,隻是下雪大小的程度不同罷了。
整體來看,越靠近北麵,雪下的越大,晶瑩的雪花密密麻麻的降落在這方天地。
二月初,對於南方以及西南來說,算是進入到了春季,但對於東北來說,依舊是嚴寒的冬季,這個冬季,是天氣上的冬季,這裡一般要到五月份可能才會迎來真正的春天。
東北一直都隻有一個集團軍鎮守,第三集團軍,第三集團軍在廢土之上,屬於那種身體很猛,但戰鬥勝率並不高那種,相較於精明的南方人來說,他們不善於謀劃,但作戰勇猛。
可能是在最初的時候,第三集團軍就鎮守東北,因此第三集團軍征兵就逐漸如此了,第三集團軍也就慢慢變成這種情況。
東北十四座城市一直都是第三集團軍鎮守,原因沒什麼,這裡的天氣,隻有第三集團軍才能抗住,比北方天氣還要惡劣一些。
更彆說還有聯邦彆的國家在虎視眈眈,第三集團軍軍長實力雖然不是最強的,但絕對是位置最穩的,楊氏也是同樣如此。
東北一共座落十四座城市,其中九座都是一種戰爭型的城市,所以當地人更喜歡稱這裡的城市為要塞。
九座要塞中四座要塞都是圍著東北地界的邊緣修建而成,在北方,不僅僅要小心諸如克隆人,棄兒等,還要抵禦自然天災,更重要的是還要防禦東北上麵北方的外敵。
雖然整個聯邦,唯獨夏朝實力最強,吊打其他聯邦國度,但也要防一手的,聯邦中,唯獨夏朝的傳承還算完整,哪怕這部分傳承隻掌握在新世界手中,但夏朝廢土到底是新世界掌管的。
東北邊緣的四座要塞,吉利、錦溪、長白、烏茲,呈半圓形座落在東北邊緣,此時,錦溪,長白兩座城市的北麵有著一片森林,正是黑江森林。
黑江森林北方就是彆的聯邦國度,之所以要儘快收複黑江,除了要進行一定的破壞之外,更為主要的,還是要防止彆的國度在這黑江森林潛伏。
這算是一個清除計劃。
黑江森林中,諸多戰鬥小隊正在分批的進行清理。
在黑江的這部分克隆人,算是自成一體了,他們與北方南方的克隆人失去了接觸,自然而然就隻能自己抱團。
其實楊氏曾經提議過,讓王氏跟那邊的克隆人接觸,並且同意放這批克隆人離開,但最後,卻沒做成。
王氏給的理由就是,那邊的克隆人不願意接納。
其實楊氏又何嘗不知道,王氏,哪怕是克隆人,都想要這一批克隆人留在黑江森林,以此來牽製整個楊氏,是在關鍵時刻,王氏的一張底牌,同時也是克隆人的一張底牌,心裡都清楚,但也沒什麼辦法。
經過第三集團軍軍長李定以及楊氏家主共同決定,直接清除整個黑江森林。
“楊少,目前已經清理大半,剩餘的克隆人皆是躲進了更北方的森林之內,而且實力都很強,我們普通的軍火已經很難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殺傷力了。”
“嗯,我知道了。”楊藝正坐在一個火坑旁,烤著火,吃著烤雞。
他身著厚厚的棉衣,整個臉被火烤得有些通紅。
“楊少,我們怎麼辦?”那個人有些焦急的問了句。
“以之前的來,大軍鎮守,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克隆人進來,同時派小隊繼續清掃殘餘克隆人,特種小隊進行突襲騷擾。”楊藝輕聲說道。
“楊少,上麵又給施壓了,如果不快點解決,我們就麻煩了,反正現在就剩下北麵那些克隆人聚集,我們可以申請小型核轟炸,畢竟現在……”
“我是總指揮還是你是?”楊藝的眼睛猛地看向那個軍官。
軍官看似是楊藝的助手,實際上就是楊氏派到楊藝身邊監視楊藝的人,同時也將各種消息傳回楊氏。
“楊少是,楊少是。”那個人連忙道歉道。
“告訴那些人,如果覺得我的進度慢,隨時可以把我換掉。”楊藝冷冷的說道。
在聽到楊藝說這話之時,周圍四散的火堆旁的那些人順勢看了過來,這些人都是整個軍隊的高層,除卻那些指揮型軍官,更有眷顧者。
這些人眼神中都隻有一個信息,那是警告的意味,這個警告,是在警告那個軍官。
軍官心裡苦啊!
“楊少,這是我剛打的兔子,來給你嘗嘗鮮。”一個眷顧者走了過來,將已經烤好的兔子放在了楊藝麵前。
他們是打心眼裡希望楊藝能繼續當這個總指揮,從楊藝接受這個旅開始,本來都還有些不服氣,但到最後,皆是折服。
隻要打仗,楊藝最先考慮的,總是人命,而楊藝說的最多的就是人命重要,哪怕會失去一些占領的地方,也絕對要先保住大部分人的性命。
其次就是軍墾,一旦攻打下一塊地方,就會安排開墾,進行農耕,開墾的農田都是直接給這些種地的人,種出來的糧食蔬菜什麼的,全都是購買形式的。
也就是說,他們種蔬菜,或者糧食,或者養殖,用撥來的錢,給他們,將這些東西變成軍糧。
每個人都有著奮鬥的目標。
他們甚至希望這場戰爭能一直這麼持續下去。
如果一旦啟動核武器,那麼這諸多努力就全部白費。
“楊少,那個,等會上頭會安排一批軍官過來,那個我提前說一聲哈。”軍官說完後,就倉惶而逃。
楊藝無所謂的繼續吃著,現在形式逐漸趨於穩定,上頭自然想派人過來,然後架空自己的權利,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這有什麼關係?
如果說在以前,他或許還會忌憚,但如今,最多就是繼續失去這個位置而已,反正早晚都會交權,又有什麼關係。
“小劉,把最近的報紙都給我拿過來。”楊藝大聲喊了一句。
楊藝也有看報紙的習慣,隻是相較於任海每天去看,現在的楊藝,變成了好幾天一看,現在報紙已經算是少有的幾個獲知消息的辦法了。
一個人小跑著將幾份報紙放在了楊藝麵前,楊藝通讀起來。
“嗯,看來他現在做的還不錯,不過這都跟風是什麼意思?”楊藝嘀咕著,他就是楊氏的人,那些人是個什麼尿性,他心裡還不清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