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式康的語氣多少帶有一些蕭瑟之感。
“怎麼會呢?蔣府家大業大,家丁興旺的,世伯還能沒人說話?”
“大不同啊。他們視我為老祖,都是畢恭畢敬的。”
“也是。”
“道長對蔣家的恩情,蔣家上下銘感五內。老朽實在想不到能有什麼東西能表達蔣家的謝意,我聽開金說,昨夜你與賊人力鬥,手中佩劍不慎折斷。碰巧,蔣家一直收藏著一把劍,就贈與道長,聊表心意。”
說完,拿出一個劍匣。
劍鞘退去,一柄長劍展現麵前,隻見劍體通黑,但寒光閃爍,若說文人士子佩戴之劍多華美,而這把劍則平平無奇。
周晉卻似乎聽到了劍吟。
“道長,此劍名為驚蟬。相傳為上古一位大能的配劍,後被百裡奐將軍所得,百裡奐將軍死後,此劍不知所蹤。約百年前,由蔣家一位先祖路過檀楓山下,自一位老農手中買下此劍。一直存放至今。”
“一齊買下的,還有一個劍匣,上書‘驚蟬’二字,故我們一直稱之為驚蟬劍。那個劍匣,後來實在腐朽不堪,已然丟棄。”
“因蔣家已經數代未出過劍客,所以並不知劍。隻是請人觀過此劍,推測應為天外隕鐵鍛造而成,所以外表並不如一般長劍出眾。不知,道長看這劍如何?”
蔣式康其實已經知道答案,因為自此劍出鞘,周晉的眼神就沒有離開過。
此劍,周晉用指輕撫劍身,感覺其中飽含的心意。
沒錯,是劍的心意。
它劍光隱匿多年,今日重見天光。
“真是一把好劍啊。”
“道長喜愛就好,正是寶劍贈英豪。”
“甚是喜愛。英豪算不上。”
“不不不。就憑道長一人獨闖龍潭虎穴的膽氣,這英豪也是當得。宏文那孩子,聽說了你的事跡後,要以你為榜樣呢。”
二人客氣一番,周晉告辭而去。
這略顯破敗的小院,一位略顯孤單的身影倚門望著他走遠。
蔣式康應該是高興的吧,畢竟這片安謐的宅子,就是他用一生守護的地方嗬。
……
在彆院中呆了挺久,出來後已是日上三竿。
剛到了廳堂,見眾人皆彙集於此,一個一個雖略有疲態,但精神狀態很好。
“道長來了,哈哈哈哈,道長,衙門已然發了告示,指名道姓地寫上了咱們的大名,還有我老楊的大名,稱呼咱們為真正的義士。”
楊偉立神采飛揚地跟周晉滔滔不絕地介紹。
原來,詠城衙門動作非常之快,在確認賊人已全部落網之後,火速草擬了告示,將此事宣告於全城。
公示所寫的過程還算公允
一群流竄的賊人,於詠城作案數起,案件影響惡劣。衙門懸賞五百兩緝拿賊盜。
在義士周晉、楊偉立、陳放,以及至詠城公乾的展行歌的配合下,最終這夥賊盜,賊首伏誅,其餘賊人全部緝拿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