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特種作戰,和裝備有很大的關係。
裝備越好,越精,部隊的戰鬥力肯定越強。
人定勝天,固然正確。
但是,如果沒有好的裝備,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抗美援朝就是如此。我們吃了裝備差的大虧。從此以後,我們一直都在花大力氣改善各種各樣的裝備。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軍的裝備已經是日新月異,一躍千裡,提升的速度極快。
可是具體到特種部隊來說,就有一點點的小麻煩。
他們需要的裝備數量並不多。但是對性能要求極高。而且成本又不能太高。
這就注定了願意為他們專門研發的裝備道路崎嶇。
“客人怎麼稱呼?”
“杜先生。”
“杜先生,您好,我是齊桓。歡迎你到來靶場。還請多多指教。”
“謝謝!”
杜翰點點頭。
他低頭看著那些狙擊步槍。
著名的85式狙擊步槍。傳承於北極熊的svd狙擊步槍。
坦白說,我們國家的特種武器裝備是比較落後的。尤其是在高精尖這一塊,和國外的頂尖水平也比較大的差距。比如說狙擊步槍這一塊。
不管是性能,還是人機工程,85式狙擊步槍都算不上優秀。精度和射程都欠缺。
然而,改善狙擊步槍,並不是容易的事。
任何武器裝備的生產,都和成本有莫大的關係。尤其是和平年代。
對於普通的作戰部隊來說,85式狙擊步槍的性能已經足夠。特彆是它使用的是普通的機槍子彈,可以很好的進行後勤配套。
坦白說,絕大部分的作戰部隊,都沒有覺得85式狙擊步槍有什麼缺陷。
即使有,部隊自己也能解決。
唯一感覺到有點力不從心的就是專業的頂尖的特種作戰部隊。
簡單的來說,就是何晨光這樣的超級尖子。
武器裝備限製了他們的水平。
他們可以操縱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狙擊步槍。
他們可以在更遠的距離上射殺敵人。
問題是,沒有裝備。
除非是從外國進口。
然而,誰都知道,進口一些樣品可以。想要批量進口,是不現實的。
比如說巴雷特這樣的高精度狙擊步槍,就不可能列裝。
即使是你有槍,也沒有那麼多的子彈。
它配套的可是專用的狙擊步槍子彈。一顆子彈就要幾十美元啊!
俗話都說,狙擊手是用子彈喂出來的。你說他們每天需要消耗多少子彈?一顆就需要幾十美元,那需要多少美元?
所以,國產化狙擊步槍改善的道路非常難,非常難。
沒有那麼多的研究經費。
即使研究出來,需要的量也很少,分攤成本極高。
人,是特殊的人。
裝備,卻不是特殊的裝備。
這就是現狀。
“杜先生?”
“請說。”
“你在看什麼呢?”
“隨便看看。”
“杜先生對狙擊步槍有什麼想法嗎?”
“說實話?”
“當然是實話。”
“我覺得,八五不太適合你們。”
“這是誰都知道的事。但是我們目前必須使用八五。我們……”
“我有一些狙擊步槍樣品……”
杜翰保守的說道。
其實此時此刻並沒有。但是馬上就有了。
交給機器人的事情,很快就能完成的。從設計到生產,最多也就是10分鐘的時間。
以塞伯坦星球的科技,要設計一支比svd更先進的狙擊步槍,應該沒問題吧。就連專用的狙擊步槍子彈,都全部配套了。務求射程最遠,精度最高。
“原來杜先生對狙擊步槍也有研究?”吳文哲有些意外。
“一般般吧。”杜翰保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