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問桂花姐,現在哪裡還有衣服買?
桂花姐和他們說,本來,這裡過去一歇歇路,過了清泰立交橋,就到四季青,那裡什麼衣服都有,還便宜,可現在過年,都關門了,要過了初八才會開門,杭城大廈和解百還開門,每天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你們去那裡看看。
張晨說好,小昭問桂花姐,從這裡過去,怎麼走?
張晨趕緊說,我知道我知道,謝謝桂花姐。
兩個人轉身要出去,桂花姐又叫住他們,和他們說,樓上的浴室,晚上七點到九點有熱水,要洗澡的話就早點回來。
張晨和小昭趕緊說好。
他們出了門右轉,沿著佑聖觀路一直走就到了解放路,張晨和小昭說,我們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快走到頭就是解放路百貨商店,到頭就是一公園,就到西湖了。
張晨對這一帶很熟,解百的邊上就是解放路新華書店,杭城也是浙江最大的新華書店,解百的斜對麵,解放路和湖濱路的轉角上,有一家西泠印社的門市部,裡麵除了賣畫冊字帖和書畫材料外,最吸引張晨的,是它整個店堂四周的牆上,掛滿很多字畫。
這些字畫,大都是西泠印社的成員,或浙江美院老師們的作品,從老一輩的潘天壽、陸儼少、俞任天、沙孟海、朱恒有等等的作品,到年輕一輩的陸抑非、吳山明、舒傳曦、程十發等,偶爾還有一些油畫,張晨在這裡看到過周滄米、莫大林和潘鴻海的作品。
所有這些作品,標價從幾十到幾百塊錢不等,張晨買不起,但喜歡來看,這裡和新華書店,是張晨每次到杭城的必來之地。
張晨和小昭手牽著手,走過中河路,又走過工聯大廈,意外地發現,奎元館還開著門,張晨趕緊帶著小昭走進去,在進門的櫃台,買了兩碗麵兒川。
奎元館偌大的店堂裡,加上他們,隻有五六個人在吃麵,這些國營商店的服務員們雖然態度很差,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欠他多還他少的樣子,特彆是正月裡,但國營商店和個體商店不同,既要講經濟效益,還要講社會效益。
在這生意清淡的日子還要堅持開門,就是講社會效益。
“好不好吃?”張晨問小昭。
小昭說好吃,要是辣的就更好吃了。
張晨笑了起來,他和小昭說,杭城人都不吃辣的,不過他朝四處張望,還是看到隔了幾張桌子上,放著一罐辣醬,辣醬是那種糊狀的辣醬麵,不辣,但很鹹,小昭加了一大勺,嘗嘗覺得不夠,又一大勺,還是不夠,再來。
輪到張晨,兩個人差不多把一罐辣醬都倒完了,服務員離他們五六米遠處,靠牆站著,拿眼瞪著他們,不過張晨和小昭也不管她。
服務員終於按耐不住,走過來,張晨以為她是要說他們,沒想到她一把就從桌上把辣醬罐收走,走進了後廚。
張晨笑道“你把她嚇壞了。”
小昭晃著腦袋說“不是我,是你,是你倒了以後,她才過來的。”
“好好,是我。”張晨罵道,“真他媽的小氣,這麼大的店,吃點辣醬都不肯,還把罐子都收走。”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那服務員拿著辣醬罐又從後廚出來,走到他們身邊,把辣醬罐重重地頓在他們桌上,裡麵的辣醬都濺了出來,然後走回原來的地方,繼續靠牆站著,看著他們。
張晨和小昭看看,那罐子已經裝滿了辣醬,兩個人回頭看看那服務員,不禁笑了起來,張晨低聲說“加啊,你再加啊,看你有多少能吃辣。”
小昭搖了搖頭“太鹹了,不然我可以把一罐都加完。”
吃完了麵條,兩個人走到“亨得利”鐘表店的門口,張晨叫道,等等等等,小昭停了下來,看著張晨,不知道他要乾什麼。
張晨靠在人行道的法國梧桐樹上,把左腳鞋子脫了,彎下腰,從裡麵把濕噠噠的報紙拿了出來,扔到了梧桐樹邊上的垃圾箱裡。
小昭睜大眼睛一直看著他,等看到他從鞋子裡抽出一坨報紙的時候,笑得彎下了腰,她看看左右,幸好周圍都沒有人,小昭罵道
“笨蛋,鞋濕了你怎麼不早說,桂花姐的值班室裡有火盆,在火盆邊上放一晚上,現在早乾了。”
“笨蛋,桂花姐那裡有火盆,你怎麼不早說?”
“我不知道你鞋子濕了呀。”
“我不知道她那裡有火盆啊。”
兩個人一邊走,一邊你一言我一語地開著玩笑鬥著嘴,杭城解放路百貨商店,就在他們的對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