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十二點多鐘,小昭看到張晨右肩扛著兩匹布,左手提著飯盒,從外麵急匆匆地進來,小昭趕緊站起身,從他手裡,把飯盒接了過去。
張晨把肩上的麵料,放在地上,小昭問“你進來的?”
“不是,老板送給我的,他讓我拿回來打樣。”
“這個麵料,有什麼用,一點也不好看。”小昭說,“你想拿來做什麼?”
張晨搖了搖頭,說我也不知道,反正是老板送的,不行廠裡麵可以做窗簾。
小昭忍不住笑了起來“什麼時候,你這麼貪小了?”
張晨沒有言語,他努力地回想著,前麵在王海鳥店裡的時候,自己為什麼會心動一下。
小昭開始吃麵,張晨坐在一旁,盯著地上的麵料發呆。
他用手提起竹節麻的麵料,因為有太多成分的冰絲,這個麵料的垂掛感很好,但也正因為此,它幾乎沒有辦法成型,你做成什麼款式,都是軟塌塌的,就是加了粘合襯,張晨估計也沒有辦法定型,可能它生產出來的時候,就不是當服裝麵料用的。
它的織法很簡單,就是經緯編織,紗線很粗,有一種粗獷的感覺,麵料的最頭上,已經有緯紗脫線,懸掛在地上,張晨用手把它扯掉,裸露的經紗,就變成了一道毛邊。
張晨靈機一動,繼續扯掉第二根緯紗,第三根第四根……扯了十幾根後,失去緯紗的經紗,就形成了一條一寸左右的抽絲的效果,這個效果刺激了張晨,他從抽屜裡拿出一把剪刀,剪下了一塊一米長左右的麵料。
張晨和小昭說,你站起來。
小昭看了看他,不知道他要乾什麼,不過她還是站了起來,張晨把這塊麵料,披在了小昭的身上,禁不住笑了起來。
他看到這塊麵料的垂掛感太好,即使小昭這樣的大肚子圍在身上,好像也苗條了很多,這個麵料的顏色,質樸的織法,再加上下擺的拉絲,帶來一種特彆的味道,張晨馬上明白,自己如果在人台上,用立體裁剪的方法,可以做出一件彆具一格的衣服。
雖然張晨現在還不知道,最後做出的成品會是怎麼樣的,但那個感覺他已經找到。
再看亞麻的燈芯條麵料,張晨似乎也知道怎麼用了,一般的亞麻麵料,都是平麵的,很少有這樣立體的感覺,它的形狀很像是燈芯絨,但比燈芯絨硬挺,而麻的質感,做休閒裝又再適合不過,甚至用它做褲子和裙子,張晨也感覺,會比燈芯絨更好。
這兩種麵料,這麼大的庫存,張晨幾乎可以斷定,它們最大的可能是老外下了單後,又取消了訂單,廠家才會無奈地把它們處理掉。
老外當時下單,應該不是作為服裝麵料,而是作為裝飾軟裝用料下的,正因為如此,才沒人想到會用它們來做服裝。
但張晨覺得,不管是什麼麵料,隻要找到合適的形式,都可以變成很好的服裝麵料,獲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前些年不還有人用紅綠大花的棉布被麵做服裝,風靡一時?
張晨站了起來,和小昭說“我要回廠裡去。”
廠裡今天休息,沒有人上班,小昭知道張晨現在回廠裡,一定是他想到了什麼,要回去打樣衣,小昭說好。
張晨把地上的兩匹麵料,扛到了肩膀上,走了。
整個廠裡,空空蕩蕩的,難得放假,工人們不是去街上,就是去了城裡,張晨看到,隻有老萬在裁床上午睡。
老萬的宿舍在簡易房的二樓,下午的這個時候,房間裡熱的就像蒸籠,連風扇吹來的風都是熱的。
張晨伸手在裁床上拍了一下,老萬醒過來,看到是張晨,趕緊坐了起來,張晨問他“趙誌剛和趙誌龍呢?”
“他們好像去街上了。”老萬睡眼惺忪地說。
“去幫我找他們一下。”
老萬一骨碌從裁床上滾了下來,到了門口,就去騎三輪車,張晨奇道“你騎三輪乾嘛?”
“我去把他們拉回來。”
“好好,你去吧。”
張晨去到樣衣間,拿過了人台,把那塊竹節麻圍在人台上,用圓珠針一個個插著,把它固定在人台上,然後拿過剪刀,把多餘的部分剪掉。
他拿出了速寫本,看著人台畫著,這個麵料太軟,連鎖眼和扣子訂上去都會起皺,且容易吊,張晨決定,整件衣服不用一粒扣子,全部像睡袍那樣,用係帶。
他先考慮背帶,覺得可以用棕色的翻毛豬皮帶,或者用同款麵料車出背帶。
但豬皮帶比這個麵料要硬,固定上去的地方會不會起翹,張晨沒有把握,張晨覺得還是用同款麵料製作背帶比較好,但這麵料又太軟,用它當背帶,即使裡麵燙了粘合襯,剛開始可能還好,但洗過一遍之後,就會變形,而且會越拉越長。
張晨很快就想到了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用車出的布繩,編成粗大的麻花辮,用它來當背帶,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效果還比單獨的一條布帶好。
外麵傳來三輪車的哐當聲,還有趙誌剛趙誌龍和彩娣的聲音,張晨走了出去,看到老萬載著他們三個回來了,三個人從三輪車上爬下來,手裡提著好幾個塑料袋,彩娣和張晨說
“晚上我做正宗的川菜,讓小昭一起來吃。”
張晨說好啊,等會五點半,你記得提醒我去接小昭。
他擔心自己一忙起來,又把接人的事情給忘記了。
趙誌剛和趙誌龍走到了樣衣間,張晨把自己的意思和他們說了,趙誌龍馬上就忙了起來,車布繩,編麻花辮,趙誌剛拿起剪刀,把人台上的布修剪得更合理,特彆是腋下、前開領和後背這幾個地方。
他和張晨說,這些地方,裡麵還是要燙粘合襯和加貼片,不然會不成型,張晨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