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單位,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那些效益好的、有錢的單位,他們恰恰是對房改積極性最不高的,還在拚命造房子,在分房,包括機關單位和那些效益好的國企也是,誰不想利用這個時間,趕緊造趕緊分?
“相反,房改走得快的,反倒是那些經營很困難的企業和一些清水衙門,很簡單,他們想趁這一波,把原來單位的房子賣了,多少收上來一些錢。
“這樣,現在整個市場,就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有錢的單位,工資收入高的人,他們根本沒有意願買房,都還在等著單位分房,而那些工資收入低的,本來就沒有多少錢,那些錢,也都交給了單位,買房改房了,這部分人,根本沒有能力去社會上再買房。”
瞿天琳同意錢芳的這個說法,瞿天琳說,杭城其實也是這個情況。
劉立杆納悶了,他說“那我怎麼感覺,杭城已經起來了,我們‘錦繡家園’的項目,就賣得很不錯,都賣光了。”
錢芳想了一會,搖了搖頭,她說,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們南京,就是這麼一個情況,我們三個人,跑了一個多月,最後才確定要做彆墅項目。
徐佳青和葉宜蘭都點了點頭。
“這個簡單。”賀紅梅說,“杭城市場多,市場裡的人,有錢,但都是外地人,在杭城本來就沒有房子,雖然大多數人對買房的意願不高,但總有一些人,是有這個需求的,你那個‘錦繡家園’,在座的我還有兩套,小昭他們有三套,我們是乾什麼的?”
錢芳說對,賀紅梅說的有道理,南京夫子廟,雖然也有很多人在市場裡做,但南京的市場,和杭城不能比。
“而且,夫子廟做生意的,一大半都是南京本地人。”徐佳青說。
眾人都點點頭,覺得這個,可能是很大的原因。
“你那裡買房的,都有資料吧,你明天去看看不就清楚了。”錢芳和劉立杆說。
劉立杆點點頭,錢芳的話,還真是提醒了他,他覺得,錢芳她們比自己做得細致多了,她們依據的是市場調查和分析,而自己,靠的似乎是直覺,一直衝衝衝。
“那你們又怎麼會想到做彆墅的?”劉立杆問。
“簡單,南京人口五百一十多萬,這麼多的人裡麵,總會有一些通過各種原因發了財的人,總會有一些有錢人,前幾十年,眾生平等,這些人現在也還是散居在老居民樓裡,這些人改善自己住房的願望其實最高。
“我們是南京的第一個彆墅項目,一共一百二十多幢彆墅,我們從五百多萬人裡,把這一百多戶人家找出來,還找不出來嗎?”
錢芳說著,賀紅梅指著小昭說“這裡就有一個,買得起彆墅,但還住在農民房裡的。”
錢芳笑笑,她問張晨“張總,要是杭城有這樣的彆墅項目,你會去買嗎?”
張晨想想,真要有這樣的房子,自己應該會去買,獨門獨院,可以把父母接來,老頭就是在自己房前屋後,挖塊地種種土豆,也很方便,甚至,都可以把小昭的父母也接來,大家就住在一個大房子裡。
張晨點點頭說,我會。
瞿天琳也說,要是有這樣的房子,我也會買。
“看到沒有,這就是我們的客戶。”錢芳笑道。
錢芳告訴張晨他們,他們現在的公司,叫南京盤龍房地產有限公司,公司的結構是,孟平占股百分之五十,她們四個人,各百分之十二點五。
張晨說,我們上次去的時候,孟平和我們說了,他說你們每個月還在發工資給他。
“不是我們放工資給他,是這個本來就是他該得的。”錢芳說。
“你們這樣,孟平出來會不乾的。”劉立杆說。
“為什麼?”錢芳微微笑著,“男人的自尊心,對嗎?覺得這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是我們對他的施舍,對嗎?”
劉立杆想說是,又說不出口,錢芳笑道
“你放心吧,杆子,孟平這個,不是我們給他的乾股,我們公司,注冊資金一千萬,他是實打實的出資了五百萬,我們四個,也是實打實的各自出資了一百二十五萬,在海城,我們也是高收入人群,我們有這個積蓄。”
魏文芳點點頭,她說“我們做現在這個,也是靠我們在海城的工資收入,還有後來在張總他們這裡的收入。”
“我靠,就是說,在海城,最後打工的都賺錢了,老板都死光了。”劉立杆罵道。
錢芳大笑,她說“還真是這樣,後悔了吧?”
張晨想不明白,他問錢芳“你們在海城公司和孟平的賬戶,不是都被查封了,錢都被無錫公安劃走了,孟平哪裡來的五百萬?”
錢芳笑著拍了拍她身邊的葉宜蘭,和他們說“全靠她。”
原來,是葉宜蘭一直覺得他們公司這樣像根自來水管一樣,這邊多少錢進來,那邊就多少錢出去,讓人心裡慌慌的,但隻要賬上有錢,老孟知道說打,她又不能不打,最後她來和她們三個商量,建立了一個小金庫,留一點錢,以備急需。
這小金庫,以曹小荷個人名義開的,這事,她們四個人知道,但沒有告訴孟平,她們擔心孟平要是知道有這筆錢,肯定會花掉的。
無錫公安來查封了公司和孟平的賬戶,但這錢是在曹小荷賬上,因此留了下來,總額有七百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