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就是老萬他們的食堂,可以做飯菜,那些留在這裡繼續乾活的工人,正好也可以一起吃,大家高興高興。
劉立杆帶著老萬,跑去買了一台最大的電視機,又讓木工做了兩個架子,買了兩隻大鐵鍋,放在上麵,就成了兩個大火盆,還買來了一麻袋的鋼炭,張晨看著奇怪,問,你要乾嘛?
那麼多的老人家在,給他們烤火看春晚啊,你家,我家,天琳姐家,那麼多的老人,吃完晚飯,我們去玩了,他們乾什麼,坐這裡烤火看電視,這麼大的空間,完全不用擔心會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問題。
張晨點點頭,覺得這個點子不錯。
除了漢高祖劉邦要回台北,和家人過年,其他的人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壞了,表示自己一定會來,吳朝暉和魏文芳,也決定在這裡吃了年夜飯再回去,他們的公司,就在離這裡不遠處,他們是租了杭絲聯的廠房,當他們的倉庫。
二貨兩夫妻帶著他們的小孩也會來,連孟平知道了,都大叫,杆子,張晨,不管了,你們一定要收留我這個孤老頭子,我給你們帶鹽水鴨。
到了年二十八這天,每個人的公司裡都放假了,大家在家裡沒事,不約而同地到了這裡,張晨帶著向南向北,坐著小昭的車來了,二貨和老譚一起到了,他們到了沒多久,瞿天琳和瞿天健,帶著他們的父母和瞿天琳的兒子,也來看看這以後他們的廠。
瞿天琳的兒子,比向南向北大,讀三年級,三個小孩到了這裡,看到這麼大的空間,很快就互相追逐起來,快玩瘋了,二貨帶著他們一起玩,玩了一會後,二貨想到了什麼,招呼他們說走,跟我走。
二貨帶著三個小孩出去,其他人都不知道他們去乾嘛,也懶得管他們,劉立杆和老萬在調電視,老譚站在大門口當傳聲筒,老萬爬到樓頂,手裡握著頂上裝有天線的竹竿,慢慢地轉著,劉立杆衝著老譚大叫轉轉,老譚就朝房頂的老萬叫轉轉。
三個人搞了半天,才找到了天線最佳的方位,劉立杆大叫一聲停,老譚朝老萬說,停停,就這樣。
老萬用鐵絲,把竹竿固定好,確認一遍,劉立杆通過老譚,在喊了一陣好了以後,老萬這才從房頂下來。
瞿天健帶著他的父母在車間裡轉,和他們說著,這裡要裝什麼機器,那裡要裝什麼機器,兩個老人,雖然不懂,但也聽得津津有味的。
張晨和小昭、譚淑珍、瞿天琳四個人站著聊天,過了一會,魏文芳和吳朝暉裝著一貨車的沙發來了,招呼大家幫忙去搬沙發,劉立杆叫道,哪裡找來的寶貝?
吳朝暉說,在那邊一個倉庫裡,大概是原來他們廠裡的,擦擦乾淨還能坐,就借來用用。
“那邊倉庫,還有人看?”張晨奇怪了。
魏文芳罵道“他把人家鎖都敲掉了。”
吳朝暉笑道“又沒關係的,我們用完再放回去,用把新鎖鎖上就好了。”
“不鎖也沒有關係,那破地方,現在還有誰管。”劉立杆叫道。
他們把沙發一圈,在電視機前擺好,吳朝暉還搬來幾張板凳,當茶幾用,穿插在兩個火盆邊上,可以放茶杯和瓜果,一個很舒服的老年人專區就布置好了。
他們剛布置停當,二貨帶著三個小孩回來了,張晨他們看到,三個小孩,一個人手裡拿著一雙溜冰鞋,原來二貨是看看這麼大的地方,太適合溜冰,今天最後一天,動感地帶還有店開門,他就帶著他們去買溜冰鞋了。
三個小孩興高采烈的,穿上了溜冰鞋,開始還跌跌撞撞的,在二貨的指點下,很快就滑的很順溜了,特彆是向南,竟然無師自通地,邊滑邊做出了各種花樣動作。
三個小孩,暢快地玩著,他們滑出去很遠又滑回來,回來的時候,一定要滑到二貨麵前,滑給他看,讓他看看自己,是不是比前麵滑得更好了。
三個小孩都“青蛙大伯伯”“青蛙大伯伯”地叫著,嘰嘰喳喳的,這讓張晨和小昭、譚淑珍、瞿天琳看著,都覺得慚愧,覺得還是二貨最了解小孩子們的心理,知道什麼才是他們最需要的。
“這個二貨,以後一定是個好爸爸。”小昭說。
老譚點了點頭說“不光是個好爸爸,還是個好老公,他對他老婆也很好,可能是自己從小母親早逝,父親又一直在外當兵,知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吧。”
大家點了點頭。
劉立杆說,這個二貨,沒錯了,給他搞一個二貨幼兒園,讓他去當園長最合適了。
“逼養的幼兒園?”吳朝暉問,眾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