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今年因為小昭的爸媽來了,張晨的父母,就沒有回永城去拜年,都改打電話了,他們沒有去永城,倒是有不少人,從永城跑到杭城來拜年,四個老人,每天把時間就花在做飯和洗碗洗菜上了。
但其實,做都是小昭的媽媽和張晨的母親在做,兩個男人,最多也就是站在邊上,搭一把手,廚房不是他們適合待的地方。
下午的時候,閒下來沒事,小昭的爸爸就和張晨的父親兩個人,在小區裡轉。
小昭的爸爸是個種菜和種莊稼的能手,他來了,張晨的爸爸大為開心,兩個人每天除了在小區轉,就是看電視裡的農業頻道,談論農事,不亦樂乎,連小昭的媽媽都感到奇怪,問張晨母親,親家公原來種過田?
張晨的母親笑道,他種個屁,半桶水,其實什麼也不懂,種什麼死什麼,種出來的土豆,隻有指甲蓋那麼大,種出來的青菜,還是苦的,一天到晚種菜,我每天還要去菜場買菜。
小昭媽媽大笑。
兩個男性的農業愛好者,在小區裡逛著,讓他們感覺到遺憾的是,這小區這麼大,到處都是空地,但沒有一塊,是適合種菜的,這裡麵的住戶,也沒有一家在自己的前後院子裡,搭個瓜棚,翻一畦地什麼的。
兩個人從小區裡麵,轉到了小區的外麵,總算是在溪邊,找到了一塊二三十個平方的荒地,小昭的爸爸不是說平方,而是說分,他和張晨的父親說,這裡有半分地,可以種很多菜了。
張晨的父親聽了,大感興趣,回到家裡看到,張晨他們沒有回來,劉立杆來了,張晨的父親,就讓劉立杆,帶自己和小昭的爸爸回城一趟,去趟“錦繡家園”,他要回家去拿東西。
劉立杆說好,但看看他們兩個人,自己那車也坐不下,就和張晨父親說,我那車,隻能坐一個人。
張晨父親罵道“你買的什麼破車,人家自行車,還可以前後各帶一個人。”
劉立杆大笑,他說“好好,我下次換輛公交車開,還是兩節的那種。”
“晨晨的車在,你會不會開?”張晨的父親問。
他這一說,劉立杆也看到了茶幾上,張晨的車鑰匙安安靜靜躺在那裡,他拿了起來說走。
劉立杆把車開到了“錦繡家園”的門口,兩個老人下車回去拿東西,他坐在車裡等,過了一會,劉立杆嚇了一跳,他看到兩個人,扛著鋤頭出來了。
劉立杆趕緊下車,問道“叔叔,你們這是要乾什麼?去桃花源開荒?桃花源裡,可不允許挖地種菜。”
“知道知道。”張晨父親不耐煩地叫道,“我們不在你那破小區裡麵挖,去外麵挖。”
“外麵也不行啊,外麵都是封山區。”劉立杆說。
“不在山裡,在溪邊,那裡有一塊荒地。”
張晨父親說著,就大致向劉立杆描述了那地方的位置。
桃花源沒開發之前,劉立杆不知道去那裡去過了多少次,沿著那條小溪,走過了多少回,他也記得那個地方,是有半分左右的荒地,但那地,也就現在還看得到,到了春天,溪水漲上來的時候,那地就在水裡了,要在那地方發揮餘熱和折騰,確實沒有什麼關係。
劉立杆和張晨父親說,那如果有人來管,你就讓他去找我們小區物業的經理,我和經理打個招呼。
張晨父親笑了起來,他說,這才像句人話。
三個人回到了桃花源,張晨他們還沒有回來,張晨的父親和小昭的爸爸,兩個人下了車,就急急出了小區的後門,要去開墾那塊荒地,劉立杆跟著他們過去看看,然後走回來,走到了物業那裡,正在值班的經理看到他,趕緊就走了出來。
劉立杆朝山裡指了指,和他說“那個誰,張晨的爸爸,閒著沒事,在這裡進去的溪邊,挖地玩,你看看這是哪個村的,和村裡打個招呼,就說是我家的老人在挖。”
經理趕緊說好,我晚上要請這幾個村裡的人吃飯,搞團拜,我問問他們,和他們說。
劉立杆點點頭,走回去張晨家裡,張晨他們還沒有回來,劉立杆走進廚房,看看能不能幫點忙,裡麵的兩個老同誌,把他趕了出來,劉立杆回到了客廳,坐下來,拿起手機,這才給張晨打了一個電話。
……
張晨他們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可以吃晚飯了,張晨的父親和小昭的爸爸還沒有回來,張晨媽媽問劉立杆,他們不是跟你去的嗎,你把他們丟到哪裡去了?
劉立杆大笑,他說“我怎麼管得住這兩個墾荒戰士,小樹,你出了小區的後門,沿著這條小溪往上跑,就能看到他們在那裡挖地了,和他們說,愚公移山,那山也不是一天搬完的,先回來吃飯。”
張晨和小昭,這才知道他們總算是找到一塊可以挖的地了,兩個人大笑。
小樹帶著張向北跑了出去。
張晨問劉立杆,你這幾天跑哪裡去了?
“哪裡都沒有去,我過的是泡麵生涯,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醒到自然困,你他媽的,也不關心關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