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這人找到就好了,我就知道我們家南南,那麼乖,不會亂跑的。”
三個人又往前走了段路,譚淑珍說“前麵張晨還說,讓我們等下看到南南,就當什麼事也不知道,更不要罵她。”
“張晨說的沒錯,那是在交待你!”老譚說。
三個人回到了家,老譚在沙發上坐下,譚師母想去做中飯,譚淑珍說,這都幾點了,彆做了,今天已經初六,中午浙西樓應該開門了,我們去浙西樓吃。
譚淑珍說完,走去了陽台,過了一會,譚師母也走了過來,兩個人並排站著,朝下麵焦急地張望。
終於,她們看到向南一個人,從大門外走進來,譚師母趕緊大聲喊著“南南,南南!”
向南抬頭看看,朝她們笑笑,跑了起來。
兩個人趕緊跑回去房間裡,跑到門邊,剛把房門打開,向南已經跑上來了,譚淑珍一把就抱住了她,緊緊摟著,她的渾身都顫栗著。
向南一邊掙紮一邊叫道“媽媽,我透不過氣了。”
譚淑珍趕緊放開了向南,譚師母在譚淑珍的肩膀上捶了一下,三個人都笑了起來。
三個人一起往裡麵走,譚師母說,南南,你下去賣泡泡糖,怎麼買了這麼久?
向南愣了一下,然後就把在路上看到和想到的一套說辭,滴滴答答說了起來
“外婆,我不是下去小店買泡泡糖嗎,到了大門外麵,就看到有一隊人,在舞龍燈,他們在一家家店門口舞著,那龍燈可漂亮了,我就跟著它們看,跟著跟著……”
譚淑珍和她媽媽互相看看,苦笑著,老譚笑了一下,搖了搖頭,他走回去沙發那裡,重新坐下。
從去年開始,這永城的街上,確實出現了兩撥人,搞了兩個龍燈,過了春節,就走街串巷的,到人家商店和工廠的門口去舞龍燈,那店裡和廠裡,討個利市,會封他們一百兩百紅包,他們拿了紅包,就去下一家,前麵老譚他們去找向南的時候,也看到了。
他們心裡都知道,這向南一定是在來去的路上,看到了舞龍燈的,這才編出了這一套說辭。
“哎呀,糟了!”向南驚呼道。
“怎麼了,南南?”譚師母急問。
“我光顧著看龍燈,泡泡糖都忘了買了,外婆,我和你說,我跟著那龍燈……”
譚師母鬆了口氣,說“我以為怎麼了,這泡泡糖沒有買,等會下去再買就是。”
“嗯嗯,外婆,你等下……”
“好了,南南,準備一下,我們出去吃中飯。”譚淑珍打斷了向南,和她說。
“媽媽,我們去哪裡吃中飯?”向南問。
“浙西樓。”
“太好了,媽媽,我最喜歡吃浙西樓的菜了!”
向南神情誇張地大叫著,心裡暗暗在爽,太好了,不管是媽媽還是外公外婆,都沒有懷疑她去看爸爸了,看樣子自己最擔心的事,就這樣可以混過去。
譚淑珍開著車,帶著全家去了浙西樓,到了浙西樓門口,人還沒有下車,就看到浙西樓的門口,豎著很大的一塊牌子,上麵濃濃的墨汁寫著“本店定於正月初八開業酬賓,歡迎光臨!”
譚淑珍罵道“這永城人,初八之前就不用吃飯了?”
老譚從後麵嗆到“這永城人,正月裡誰家沒有飯吃,要跑到飯店裡來吃?”
譚淑珍正想分辯,這是我要到飯店裡來吃的?不是家裡來不及做飯嗎?
“肯德基,肯德基,媽媽你看,肯德基!”向南叫道。
譚淑珍朝前麵看看,果然看到,文化廣場邊上的副食品商店二樓,新開的肯德基今天是營業的,透過玻璃能夠看到,裡麵有很多的人。
“好吧,那我們中午就吃肯德基。”
譚淑珍說,同時心裡在想,是到了該回杭城的時候了,這在永城再待下去,接下去,肯定會是以自己和老譚大吵一頓收場。
譚淑珍心裡慶幸,自己沒讓父母去杭城的決定真是英明,不然,彆說雞犬不寧,大概連米市河邊的石獅子,都不會安寧了。
譚淑珍透過倒車鏡,看了看後排的老譚,老譚繃著臉,看著車外,一副光批評就是不自我批評的表情,譚淑珍不禁微微搖了搖頭。
她記得自己像向南這麼大的時候,那時候她雖然已經是永城婺劇團學員班的小學員,但隻要放假,不管是在永城還是去金華,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騎在老譚的肩膀上到處玩。
每逢老譚有演出任務,他在台上演出的時候,譚淑珍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雙手捧著他的茶缸,用手捂著,生怕茶缸裡的茶水太涼了,刺激嗓子。
而老譚,到了後台,就是有天大的事情,他也會先扔到一旁,第一件事,肯定是走過來,拿起譚淑珍手裡的茶缸,喝一口,用手摸摸她的頭。
譚淑珍暗暗歎了口氣,她想不起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和父親慢慢疏遠,最後終至於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