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工笑笑,問“要是周總來了,你覺得就剛剛那個畫麵,她看了還吃得下豬肉嗎?”
張向北和小武都笑了起來,張向北說“這就兩難了。”
“沒關係,明天我們的冷鏈車回去,我會做給周總、孫總和吳總他們嘗嘗,味道也不會差。”顧工說。
“顧老師,這個粥怎麼做,你一定要教教我。”殺豬佬和顧工說,“明天我去彆人家殺豬,人家知道今天顧老師來了,一定會問我顧老師有沒有教做什麼好吃的,有沒有講什麼故事。”
顧工爽快地說“好,我等會把粥譜寫給你們。”
“顧老師,今天殺豬,有沒有什麼殺豬的故事?”席間有人問。
“殺豬的故事?”顧工沉吟了一會說,“殺豬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曾子殺豬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說是有一天,曾子的老婆要到集市上去,她兒子哭著要跟去,曾子的老婆就哄孩子說,你在家裡等著,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
“等曾子的老婆從集市回來,看到曾子正抓著一頭豬,要把它殺掉,曾子的老婆連忙說,我隻是和孩子說著玩的,你怎麼還真殺?
“曾子和他老婆說,小孩子是不能騙的,你騙他就是在教他學會騙人,媽媽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相信媽媽,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曾子的老婆無話可說,於是曾子就把豬殺了,煮了一鍋肉給兒子吃。”
顧工開始說故事的時候,連鄰桌的人也停下吃喝,轉過頭來聽,顧工說完,鄰桌有人叫道
“這個曾子,是傻子吧,一句話的事情,就要殺一頭豬,她老婆要是和他兒子說,你好去死了,他是不是真的會把兒子埋掉?”
顧工大笑,他說“你說的把兒子埋掉,有人這麼乾過,郭巨就乾過,郭巨是晉代人,說是他家裡很窮,上有一個老母親,下有一個三歲的兒子,老母親很疼愛自己的孫子,每天把東西讓給孫子吃,自己天天餓著肚子。
“郭巨很孝順,他看到這個情況,就和老婆商量,他說兒子這樣天天和老太太搶東西吃不是個辦法,兒子沒有了,我們還可以生,但媽媽隻有一個,要麼,我們把兒子埋了吧,這樣老太太每天就可以吃飽了。
“他老婆沒有辦法,隻好由他,郭巨就找了一個地方,想挖一個坑,把兒子埋了,結果挖到兩尺深的時候,挖到了一壇金子,兒子當然就不用埋了,從此,他們一家不僅過上了好日子,郭巨孝順媽媽的名氣也傳開了。”
“不對,不對,顧老師,你這個是編的吧?”殺豬佬說,“既然東西不夠吃,這個郭巨,要埋也應該埋他老婆,埋他自己啊,三歲的小孩能吃多少東西?總沒有他們大人吃得多。”
顧工微微一笑,他說“郭巨埋兒子的故事,東晉乾寶的《搜神記》、宋代的《太平廣記》、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明代嘉靖時期的《彰德府誌》等書中均有記載,《彰德府誌》就像是現在的《浦江縣誌》,郭巨就是那個地方的人,你說是真是假?”
殺豬佬愣住了。
“縣誌裡都記載啊?看樣子是真的了。”老包說。
顧工繼續說“前麵說的曾子殺豬的故事,是寫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說六》裡,也是在書上,你們信不信?”
大家麵麵相覷,書上說的,按照大家樸素的思想,想不相信也不可能。
“但這些確實是編的,就是書上寫的,也是胡說八道。”
顧工說“中國曆史上有很多這樣瞎編的故事,像什麼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曹植的七步詩等等,都是瞎編的,我以前考證過,這些東西統統都不可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故事都有教育意義,但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經不起推敲,也沒有同代人的佐證。
“像前麵說的曾子殺豬,最早什麼人的書裡出現的?韓非子,韓非子離曾子多少年?兩百多年。
“這兩百多年裡,就那個時候,春秋戰國時期,留下的文字資料是很多的,照理說,有這樣的事情,曾子的同代人就會記錄,但沒有,一個都沒有,直到兩百多年後的韓非子,才第一個寫出來,你們覺得可信嗎?
“還有,就是按生活常理來說,曾子的老婆要去集市,兒子一定要跟去,他老婆就是要哄孩子,也不會和兒子說,回來給你殺豬,肯定是說,從集市上給他帶好吃的回來,對不對?
“就是說殺隻雞也比說殺豬好,殺豬多大的事,曾子自己就可以乾了?不用請殺豬佬?像殺豬佬他們這樣,兩個人能把一頭豬殺掉的,都不容易了,曾子一個人就可以殺豬?他是武鬆?他兒子要是不傻,也不會相信,你們說對嗎?”
大家都笑了起來,頻頻點頭,覺得顧工說的有道理,張向北算算有點明白了,為什麼顧工在這裡,大家都會叫他顧老師。
顧工說“這些都是騙人的,騙子還說得煞有介事,按上一個人名,就是讓其他的人相信他說的是真的,但經不起檢驗,就像是現在,網上傳的那些魯迅說的話,一大半都不是魯迅說的,假假地說是魯迅說的,信的人才多啊。”
“對了,殺豬佬。”顧工轉向了殺豬佬,和他說“其他的不說,就是這附近幾個鄉裡的鬼故事,有多少都是說你晚上去殺豬的時候碰到的,說的有鼻子有眼的,殺豬佬,你看到過鬼嗎?”
大家都笑了起來,殺豬佬用手撓著自己的胸毛,也嘿嘿地笑著。
“我就見到了一個大頭鬼!”殺豬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