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吃完了早飯,張向北和向依雲兩個人圍著這幢教學樓轉了一圈,又走出大門,圍著整個院子轉了一圈,商量著怎麼把這裡改造成公司的總部。
有了在重慶的經驗,張向北第一個就想到了,要用一間教室,改建成一個小超市,還要用現在村委會的辦公室,改建成一個醫務室,現在他們住的這間教室,改成老年活動室,讓人可以在這裡喝茶、打牌、搓麻將和下棋。
有了這三個地方,這裡自然就會成為全村的中心,雖然它地處村外。
二樓是公司的辦公室和財務室,三樓是會議室和村委員、以及村支書的辦公室。
籃球場頭上的那片空地,他們準備蓋一排兩層樓的房子,最頭上是公共廁所,過去是浴室,再過去就是公司的食堂。
二樓是宿舍,需要在這裡住宿的,也就是他們“宅鮮送”派來的一兩個人,三間足夠,還有四間房間,當招待所用,這樣公司裡臨時來的人,或者那些大貨車的司機,就有一個地方可以休息,現在,他們都是睡在車裡,包括馮勝寬以前過來發貨,晚上也是睡在自己的車裡。
那邊的公共廁所造好之後,把這邊的廁所拆了,在這裡建一個幼兒園和一個敬老院,這裡也沒有什麼人打籃球,乾脆就把一半的籃球場,改成幼兒園和敬老院的花園和活動場地。
村裡原來有一個代銷店,向依雲提醒張向北說
“那店可是馬大木家裡開的,我們在這裡開超市,會直接影響他們的生意,馬大木不會乾。”
“他們家的超市誰在管?”張向北問。
“馬大木的老婆。”向依雲說。
“讓她到這裡來承包,以後工人每個月的福利,都折成現金打到卡裡,來這裡刷卡,這就是他們最基本的固定收入,算都算得出來的,營業額是他現在的幾倍都不止,條件之一,就是他們的代銷店不允許再開了,這樣,等於是也做出了犧牲,其他人也沒話說。”
“這樣可以。”向依雲表示同意。
快九點的時候,李勝峰和馬大木兩個人晃蕩晃蕩一起過來,四個人站在籃球場上,張向北用手比劃著,把這裡的改造計劃和大家說了,說到了要建敬老院和幼兒園,李勝峰叫道
“村裡還要建敬老院和幼兒園?”
張向北說對,“還有老年活動中心,這也是從安全考慮,成立了公司後,大家就是公司的工人,既然是工人,和原來當農民的時候就不一樣,不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有統一的上下班時間和考勤。
“大人去車間,也就是菜地裡上班了,家裡的小孩和老人怎麼辦,總要有人照顧,特彆是小孩,農村裡溝溝坎坎多,小溪小河和池塘多,萬一出了什麼意外,對一個家庭來說,那不是晴天霹靂?有了敬老院、幼兒園和老年活動中心,就解決了大家的後顧之憂。”
李勝峰和馬大木連連點頭,覺得張向北說的很對,李勝峰說
“有了敬老院和幼兒園,哈哈,大木,這裡就比鄉裡還好了,我都想回村裡來了。”
再說到了醫務室,馬大木高興了,他笑著說
“這不就是赤腳醫生又回來了,這裡有赤腳醫生,還是生產大隊那時候的事,這都三十多年了,有了醫務室好啊,小毛小病,再也不用跑鄉裡去了。”
說到在這裡還要搞個小超市,果然,馬大木臉上不好看了,張向北和他說
“知道你家裡是開小賣部的,這裡的超市開起來後,這裡由你老婆來承包。”
“承包?不來不來。”馬大木說,“我那個小賣部,開在家裡,連房租都沒有的,到了這裡,還要交承包金,張總,不是我不願意,是我家裡的那個老太婆,打死也不肯來的。”
“彆急啊,馬會計,等我把賬算給你聽聽,你再說肯不肯來。”張向北笑笑說,“你們要是不來,就算是你們高風亮節,把好處讓給了彆人,其他人肯定搶著來。”
“什麼賬,張總?”張向北這麼一說,馬大木心裡狐疑了,問。
“這個小超市,屬於公司的下屬產業,以後我們每個月會把給工人的福利,折算成錢,打到工人的卡裡,工人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他們可以拿著卡到這裡來刷,你算算,每人每個月的福利大概是一百五十塊,工人應該是五六百……”
張向北說著,馬大木心裡的那把算盤,早就劈裡啪啦撥動起算盤子,五六百人,那就是一個月七八萬的銷售,這還是基本的,還有那沒有用卡,或卡裡的錢不夠用的。
“好好,這事就這樣定下來了,我服從張總安排。”馬大木說。
“不過,你家裡的代銷店要關了,這樣,彆人說起來,我們好說這是前置條件,符合這條件的,全村隻有你一家,彆人無話可說。”張向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