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張向北這次回來,比向南從海南離開他的時候,又黑了很多。
向南看著他大笑,問“你怎麼黑起來無止境啊?”
永城國際街頭戲劇節結束之後,劇團有半個月的假期,向南飛去海南,每天和張向北他們一起,??在瓊中的那個山坳裡出沒,所有的人裡,其他的人都是越曬越黑,隻有向依雲和向南兩個怎麼曬也曬不黑。
她們的皮膚會被曬得通紅,就像一隻煮熟的龍蝦,會被曬脫皮,但就是不會被曬黑,??幾個男的無所謂,??黑就黑好了,??周若怡看著很沮喪,苦著臉和向南向依雲說,你們你們,這也太欺負人了,為什麼隻有我一個人,會被曬成一個黑炭?
“冇。”張向北在邊上插話,“你這樣是剛剛好,就是長了綠毛,也黑得看不見了。”
其他的人大笑,周若怡雙手叉腰,狠狠地瞪著張向北,罵道“信不信我把向南拐賣掉。”
張向北說,好啊,你可以賣給我。
屁股上馬上挨了一下,不過不是周若怡,??而是向南的。
其實,這已經不奇怪,??張向北還在耶魯讀書的時候,那年暑假回國去永城,幾個人跑去鄉下,幫農民雙搶,那時候張向北和向南就是這樣,張向北被曬成一個非洲人,向南隻是變成一隻熟蝦。
張向西看到張向北,也是大笑,她比向南更長時間沒有見到張向北,感覺更強烈,她說
“北北,你出去的時候是小白驢,現在是小黑驢了。”
吃完晚飯,張晨和劉立杆,照例還是馱著張向西和劉雯倩去米市河邊散步,張向北跟著去,張向西見到張向北來了,就拍著她爸爸的腦袋說
“我要去騎小黑驢,??我要去騎小黑驢。”
張晨前後左右看看,??莫名其妙,哪裡有什麼驢子,張向西手指著張向北,張晨和劉立杆這才明白,原來張向西是要去騎到張向北的肩膀上,張向北就是小黑驢,兩個人大笑。
張向北回來杭城,參加完老劉的追悼會,又多待了一天,坐飛機去南寧,顧工和丁勉力已經開車從海南過輪渡,進入廣西,張向北要去廣西和他們會合,他們接著開車從廣西進入雲南,再轉到四川,從四川到貴州,再轉到廣西廣東回海南,把整個西南地區跑一個遍。
越是偏僻的地方,就越是他們這次需要去的,目的就是一個,去尋找他們認為肉質鮮美,或者體型龐大的牛。
顧工和張向北說,其實,我們在國內找到好的牛品種和種牛,用它們當我們的基牛,然後進行改良,這樣的可能性比去國外尋找還要大。
“為什麼?”張向北問。
“在中國古代,牛的地位一直很高,古代帝王祭祀時,牛是三牲之首,有牛頭牛肉的祭祀和盛宴,才能叫太牢,牛又叫牢牛和特牛,羊和豬,叫少牢。
“《國語·楚語下》裡,有‘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有嚴格的規定,隻有諸侯才有資格吃牛肉,士大夫隻能吃豕和豚,豕是指豬,豚是指小豬。
“《禮記·王製》裡也有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平民無故不食珍。’等級次序分明,牛不是誰想殺就殺,想吃就吃的。
“我們中國是一個農耕社會,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所以,殺牛,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破壞生產,到了秦朝,朝廷明確下令民間不能私宰耕牛,你彆以為隻有日本的神戶和牛是有身份證的,其實,在中國古代,每頭牛也都是有戶口,在衙門備案的,雖然目的不一樣。
“在秦朝,牛隻有老了,或者死了才可以宰殺吃肉,到了漢朝,隨著鐵製犁鏵和牛耕的普遍推廣,牛的重要性就更為顯現,朝廷為發展農業,對私宰耕牛的行為處置更為嚴格,漢律規定‘不得屠殺少齒’,也就是青壯年的牛,要是有人犯禁,那是要被殺頭,給牛償命的。
“就算是年紀很大和正常死亡的耕牛,你要是想出售牛肉,也要先去衙門報備,牛殺掉之後,牛皮和牛筋還要作為軍備物資,上繳給衙門。
“到了唐朝宋,牛不管老弱病殘,都不許宰殺,隻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剝皮取肉,對私自宰殺耕牛的,在唐朝是判刑一年,元朝是杖責一百,明朝則發配到邊疆充軍,清朝會根據情節惡劣程度,罰款、打板子或者充軍。
“你彆看《水滸傳》裡那些毛賊,還有什麼武俠小說裡的狗屁大俠,一坐下來,就是來三斤五斤牛肉,其實,吃牛肉沒有這麼簡單,更沒有形成習慣,牛肉真正在大家的餐桌上普及開,其實還是近幾十年的事,但這個時候,也是國外的肉牛,像安格斯牛等大量引進的時候。
“和我們國家不一樣,國外,特彆是西方,一直都有食用牛肉的傳統,所以,他們的牛,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改良,不斷地改良,相比之下,我們國內的牛的譜係和血統,反倒比較單純,被改良的機會很少,我們去那些犄角旮旯,發現好的原始種牛的機會才大。
“袁隆平為什麼要從湖南到海南,最後在海南才找到野生稻種?因為湖南開發得早,‘湖廣熟天下足’嘛,湖南已經沒有生地,沒有野生稻種生存的土壤了,一直到七幾年的時候,海南還是很落後的,有很多未被開墾的土地,所以在這裡才有可能發現野生稻種。
“道理是一樣的,我們國家和國外相比,可能保留著品種更多、更豐富的牛的種類,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良和雜交,才可能獲得成功,彆的不說,就說定安的小黃牛,它的譜係肯定很單純,我們隻要改變飼養方法,從草飼改成穀飼,就能增加它的體重,會有更多的脂肪。”
張向北覺得顧工說的有道理,接下來,他們就要開始進行漫長的尋牛之路,把全國所有品種優良的牛,都引進他們的牧場,這是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之後,研究所的那些科學家和顧工,才會有用武之地。
張向北在杭城多待了一天,這天下午,他特意跑去張晨的辦公室,張晨看到他進來,有些意外,問
“你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