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新的時代_大明:帝師之路,從科舉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43章 新的時代(1 / 2)

成化帝朱見深即位後,繼承越王之誌,延續景泰之政,彙百家學說,納海內英才,開啟了屬於大明的“東方文藝複興”。

成化六年,大明帝國沐風披霞,步入空前繁盛。

京城棋盤街北段,一座宏偉恢弘的建築揭幕。

朱紅立柱,鎏金飛簷,上懸黑底金字巨匾:“四海股票交易所”。

這是由戶部直接監管、通政司記錄股市信息的金融中樞,開創世界證券市場之先河。

交易所內,每日聚集萬商千行,來自南洋、東非、波斯、琉球、占城、暹羅的商隊絡繹不絕。

銀票、商券、股份、期單在玉石印台上交割如流,聲如潮湧。

“大明四海交易所”,成為全球首個公開證券交易市場,象征著資本與製度之革新。

經濟之外,文化科技亦是空前高漲。

成化七年,工部主持修建的大明科學院在宣德門外正式掛牌,分設數學院、物理院、輿地院、火器院、造船院五大科。

學子入院,不再以八股為門檻,而以實學為重:

火器院成功改進“燧發槍”點火結構,使三排兵交替射擊成為現實,戰法全麵革新;

輿地院首次繪成《地球大圖》,以天文測繪與洋行數據勘定新大陸位置;

數學院用“算盤演算術”設立“對數表”,精度直逼後世近代;

醫學院翻譯波斯《本草輯錄》、歐羅巴《四體論》,融合中西,醫道大進;

造船院仿造大西洋風帆結構,開創雙層龍骨巨艦,航速破千裡。

而這一切,都歸功於越王徐聞提出的核心思想:

“學,不止為仕;術,不止為利;以天下為學堂,以萬民為施教。”

在南直隸蘇杭一帶,江南銀行、瓷業股份行、絲織聯合號接連掛牌,工部賦予“工司印鑒”作為標準認證,貿易自由開放。

各省鹽鐵茶礦稅權部分民營,朝廷設監守司監督,實現“半官半民、權責對等”製度。

沿海設七大港口貿易試點:廣州、泉州、寧波、杭州、上海、東都、舊港,號稱“海上七星”,大明海權輻射至五洋。

來自歐羅巴的學者,在禮部主持翻譯院任教,與婆羅洲畫匠一同講學,掀起大明“百語進京”風潮。

京師內外,百業興旺,千舶入港。

太醫院公開發布種痘術手冊《人痘接種考》,推廣至全國府縣;

欽天監聯合數學院編製《大明農時曆法》,首次普及“晝長日照表”與“寒熱氣候分段”;

文淵閣則設“校書局”,聘請天下書匠抄校、雕版、鉛字印書,年印圖書百餘種,流傳九邊四域。

一位遼東來的少年讀書人在《成化紀實》序言中寫下:

“今日之大明,文似漢唐,製法似秦漢,商貿似日不落,諸國來朝,世界五洲之書,皆在京城可讀,九天十地之人,皆願學我中華禮儀。”

而這一切,皆因一場成化新政的開始。

年輕的皇帝,在一個老人的引導下,以民為本,以學立國,以商濟政,以海圖強,帶領大明走進了一個將以文明、學術、航海與金融主導世界的時代。

自那之後,大明皇帝的寢宮中,不再是山水美人圖,而是一幅由紙筆、火藥、航圖、契券與詩書交織而成的巨幅山河圖卷。


最新小说: 大佬穿成假千金,係統每天哭唧唧 末世:我覺醒了SSSSS天賦! 我有道觀通異世 末世天災:我嬌養反派種田成大佬 鄉村神醫李大壯 快穿之神女世界之旅 研發核聚變?過年回村單開族譜! 被白月光拒絕後,與寶藏女孩相遇 愛意沉淪 分家斷親?我靠簽到係統種田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