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剛才王允還在處於心情愉悅的狀態。
既然李傕派使者來商量投降的事情,不論是不是真心投降,都說明他們也有些接受不了連日戰敗的代價了。
他們的軍心已經開始動搖了,所以來尋求中層不被朝廷清算的可能性。
畢竟中層很多都是他們的家族後輩,比如張濟軍團的中層便是張繡。
既然如此,王允也不願意鬆口。
他的底線就是一千石以上的官員全部要清算。
當然,就算他們不答應也沒關係。
既然他們已經堅持不住了,王允便更加有信心全麵擊敗西涼軍了。
可現在李傕的行為讓他有些搞不懂了。
王允皺眉罵道:
“豈有此理!?”
“他們這是不想投降了?”
“那李福不是說他們一千石以上的官員願意為了大義接受朝廷的審判嗎?”
黃琬也憤懣道:“我就說他們怎麼可能有如此大義嘛,原來還是老樣子!”
馬日磾道:“也許隻是李福亂說的。”
“實際上他們的底線應該是所有兩千石官員接受朝廷審判,以此來換取家人都平安,繼續讓他們的家人和後輩享受他們的遺產。”
“現在他們不接受朝廷的條件,隻好用造謠的方式給朝廷施加壓力,以此爭取主動權。”
王允冷哼一聲:“空口白牙,沒有證據,讓人去辟謠就是了,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壓力?”
馬日磾道:“問題是,我們這幾天減少了糧食的份量,已經有部分將士根據這個現象,相信李傕的謠言了。”
“再這樣下去,恐怕要生亂啊。”
王允想了想:“那....今天就增加飯量吧,先把人心穩定住再說。”
黃琬卻道:
“不,司徒,此時增加飯量無異於飲鴆止渴。”
王允道:“那你說說,該怎麼辦?”
黃琬道:
“反正過兩天我們大概率還是會去向百姓征集糧草。”
“既然城內已經恐慌,我們倒不如直接承認糧食不夠,正大光明地向百姓征集糧草。”
王允眯起眼睛道:“你就不怕引起更大的恐慌嗎?”
黃琬道:“不,這樣反而能讓將士們安心一些,因為他們知道先餓死的是平民,而不是他們。”
“恐慌的隻會是百姓,百姓手無寸鐵,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同時我們把關外諸侯即將來援的消息傳出去,以此穩定軍心。”
馬日磾想起了楊彪的話,擔憂道:
“關外諸侯遲遲不來,這樣拖下去,恐怕我們還是要主動出擊為好啊...”
王允擺手決然道:
“不急,再等他兩天。”
“西涼軍連日戰敗已經開始軍心動搖,這才一改往日一味攻城的行徑來和我們談判。”
“所以現在穩定我們的軍心反而更為重要。”
“我們且再看兩天,如果西涼軍出現內訌的現象,軍隊攻勢變弱,我們就主動出擊。”
“若是他們攻勢沒有變,我們再征糧也不遲。”
兩天時間也不長,黃琬和馬日磾也各退一步,沒有反對。
.....
李傕每隔一段時間就讓人到城門下嚇一嚇那些城樓上的士兵,告訴他城中糧食見底,
一天過去了,他發現禁軍士兵從一開始麵露擔憂,到現在根本不理會他們。
偶爾還會罵西涼軍是跳梁小醜。
李傕雖然胸中沒什麼韜略,卻是個老江湖,一看那些禁軍士兵的臉色他就能猜出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