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港市的老城區,像一張被歲月揉皺了的舊報紙,每一條巷弄都寫滿了故事。
蘇明玥拖著一個行李箱,拐進一條連導航都懶得標記的窄巷,停在一棟不起眼的灰色小樓前。
鑰匙插入鎖孔,轉動時發出的“哢噠”聲,像是為她的舊生活畫上了一個生硬的句號。
房間裡空空蕩蕩,隻有一張床板和一張搖搖欲墜的桌子,空氣中彌漫著塵埃與潮濕混合的氣味。
但蘇明玥的臉上沒有絲毫嫌棄。
她放下行李,從箱子裡取出一個巴掌大的黑色方盒,熟練地接上電源。
無形的電波屏障瞬間籠罩了整個房間,將這裡變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信息孤島。
緊接著,她打開一台經過深度改裝的筆記本電腦,指尖在鍵盤上飛舞,一串串複雜的代碼如瀑布般流淌。
前後不到十分鐘,一個通過多重代理服務器跳轉、無法被追蹤的加密郵箱便設置完成。.電磁)。
登錄海外一家以匿名和高效著稱的數據分析平台,她上傳了早已準備好的基礎數據包。
隨著鼠標的點擊,陸沉舟旗下三家看似毫無關聯的空殼公司之間,那錯綜複雜的資金流向圖,在她眼前如蛛網般展開。
數據是冰冷的,但蘇明玥的目光卻灼熱如火。
她憑借著超乎常人的敏銳,在這張巨大的網絡中精準地捕捉到了七個微小卻致命的資金循環節點。
這些節點,就像蜂巢中隱藏的畸形巢室,是整個體係最脆弱、最見不得光的秘密。
她將這份剛剛建好的可視化數據檔案,鄭重地命名為:“蜂巢計劃”。
與此同時,陸氏集團頂層會議室,氣氛壓抑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陸沉舟修長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光潔的桌麵,每一聲都像一記重錘,砸在核心團隊每個人的心上。
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刺骨的寒意:“是誰動了我的項目?”
無人應答。
技術主管李昂滿頭冷汗,硬著頭皮上前一步,將一份報告投射到屏幕上:“陸總,我們連夜分析了那份匿名舉報材料。對方的手法……堪稱恐怖。材料裡引用的數據模型,精準到了我們上個月才完成的第三次迭代版本。這說明,對方要麼是我們內部的核心人員,要麼……是擁有超強算力的外部黑客,通過我們留下的微弱痕跡,硬生生推演出了整個模型。”
“推演?”陸沉舟發出一聲冷笑,那笑聲裡帶著幾分不屑,更多的卻是被挑釁的興奮,“能把數據玩到這個地步的,雲港市找不出第二個。無論是誰,他既然敢出招,就一定想看到我的反應。”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腳下這座金融帝國。
“那就放出餌料。”他的聲音恢複了慣有的平靜,卻讓在場的所有人背脊發涼,“下一輪‘星港城’項目的資產重組方案,我會故意留下一處邏輯上極難被察覺的財務漏洞。把這份方案‘不經意’地泄露出去,我要看看,是哪條魚,能這麼精準地咬住我的鉤。”
會議結束,眾人如蒙大赦,魚貫而出。
陸沉舟獨自留在會議室,目光落在牆上那幅蒼勁有力的書法上——“純淨金融”。
他眼神陰沉,低聲自語:“我不怕對手強,隻怕有人……想打破我製定的規則。”
夜色漸深,譚疏影在一家隱蔽的茶館裡,見到了一位在監管部門工作的老同學。
對方冒著極大的風險,將一份舉報信的副本殘頁遞給了她。
昏暗的燈光下,譚疏影的視線被其中一段精妙絕倫的推導邏輯牢牢吸引。
那層層遞進、剝繭抽絲的分析方式,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剖開了陸氏集團光鮮的外皮。
這個手法……太熟悉了!
譚疏影的心臟猛地一縮,她幾乎是立刻就想起了多年前,蘇明玥在劍橋時撰寫的一篇未公開發表的金融風險模型論文。
那篇論文因為觀點過於超前而被導師斥為“異想天開”,但其中展現出的思維火花,與眼前這份舉報材料的內核,幾乎如出一轍。
是她?真的是她回來了?
當晚,譚疏影的公寓燈火通明。
她推翻了所有的采訪稿,指尖在鍵盤上敲出了全新的標題——《沉默者的武器》。
文章裡,她沒有提及任何人的名字,卻用極具感染力的筆觸寫道:“有一種戰鬥力,它不咆哮於聚光燈下,不顯赫於名利場中。它潛藏於海量數據的褶皺裡,於無聲處聽驚雷。當規則的製定者成為規則的破壞者時,總會有沉默的守望者,用邏輯與數據,鑄成最鋒利的武器。”
文章一經發布,立刻在金融圈和輿論場掀起新一輪的滔天巨浪。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若有若無地聚焦到了那個已經從公眾視野中消失的女人——蘇明玥。
“啪!”清脆的碎裂聲在陸沉舟的書房裡響起。
他將平板電腦扔在一邊,地上是剛剛被他失手砸碎的骨瓷茶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屏幕上,正是譚疏影那篇《沉默者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