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未亮,城市心臟的搏動尚且微弱。
蘇明玥坐在庇護所冰冷的地下室裡,金屬牆壁上凝結著一層薄薄的水汽。
降噪耳機隔絕了外界一切雜音,隻剩下那段從阿k的地下電台中截獲的加密音頻,在她的耳蝸內反複循環。
那是一種被精心偽裝成白噪音的低頻共振,像深海巨獸沉悶的呼吸,又像無數亡魂在耳邊低語。
她閉上雙眼,刻意引導著輕微的眩暈感,讓自己的精神沉入一片絕對的靜謐。
刹那間,名為“靜默掃描”的能力被激活,整個世界的背景音從她意識中剝離,隻剩下最純粹的情緒波紋。
空氣中,那股低頻共振的殘響變得清晰可辨,不再是單一的聲波,而是由無數細碎、壓抑的悲鳴層層疊加而成的集體創傷。
它像一張無形的巨網,籠罩在城市上空。
蘇明玥猛地睜開眼,瞳孔中映出麵前攤開的城市地圖。
她拿起一支紅色記號筆,毫不猶豫地在地圖上圈出了七個點。
這七個區域,是創傷波信號最濃烈的核心。
它們無一例外,全部指向政府重點扶持的社區康複中心。
謎底終於揭曉。
她指尖發涼,一個可怕的推論在腦海中成型:“白鷺會”正以“心理療愈”為幌子,將這些康複中心變成了恐慌情緒的孵化器,準備在最脆弱的節點,定點引爆整個債券市場。
沒有絲毫遲疑,她立刻撥通了江野的加密線路。
數據流如瀑布般在屏幕上刷新,江野的技術與她的洞察力完美結合。
他們將音頻的獨特頻率特征,與一個大型直播平台近期的用戶行為數據進行交叉比對。
結果令人不寒而栗。
一個特殊的賬戶群組被迅速鎖定,這些用戶在過去兩周內,高強度、高頻率地觀看各類“經濟衰退預測”、“市場崩盤分析”的直播內容。
而最致命的證據是,經過身份信息的模糊匹配,這個群組中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用戶,都曾在官方檔案中登記,接受過“白鷺基金”資助的心理乾預項目。
“查他們的社交發言記錄,最近一周。”蘇明玥的聲音冷靜得可怕。
江野的指尖在鍵盤上敲出殘影。
幾秒後,結果彈出。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發言彙集成一股黑色的恐慌洪流——“地方債馬上就要崩了,內部消息!”“再不拋售就血本無歸,都彆傻了!”“我鄰居的叔叔就在財政係統,說已經頂不住了!”這些言論看似是自發的判斷,但其用詞、句式和發布時間點,卻呈現出驚人的一致性。
這不是恐慌的傳播,這是被植入夢境後,毫無靈魂的模仿與輸出。
“他們在用潛意識暗示,批量製造恐慌的傀儡。”蘇明玥一字一句地說道,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她要反擊,用他們的方式。
蘇明玥讓阿k暫停了所有常規廣播,將那段作為武器的音頻進行逆向工程。
她保留了其核心的低頻結構,但強行植入了一段高強度的抗乾擾頻率,像是在催眠曲中插入一聲尖銳的警報。
而這聲警報的核心,是她從父親最後的通話錄音中,提取出的那一聲充滿絕望與不甘的怒吼。
那是最原始、最真實的,一個生命在被吞噬前最激烈的情緒反抗。89.7頻道準時播出這段被重新編排過的“音樂”。
它不再是引人沉淪的靡靡之音,而是一把刺向夢境深處的尖刀。
效果立竿見影。
不到兩小時,社交網絡上開始出現零星的、詭異的視頻。
城市的不同角落,多個社區同時出現了異常反應。
十餘名長期服用“白鷺基金”提供的“輔助藥物”的患者,像是從一場噩夢中驚醒,他們雙目赤紅,衝出房門,將家裡所有紙質的債券持倉單撕得粉碎,對著深夜的空氣歇斯底裡地高喊:“我不怕了!我不怕了!”
這些視頻如病毒般擴散,“聽見亡者說話”這個詭異的話題,在短短半小時內再度衝上熱搜榜首。
公眾的恐慌並未消散,卻從對經濟的憂慮,轉向了對這背後無形黑手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