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西北種家_宋朝的脊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朝的脊梁 > 第424章 西北種家

第424章 西北種家(1 / 1)

天佑三年,十月初,開德府,秦王府書房。

窗外,秋日高懸,將庭院中的濕氣漸漸蒸騰而去,留下滿院暖融。然而書房內的氣氛,卻因種彥崇帶來的西北邊患消息,而顯得凝重肅殺。

種彥崇陳詞完畢,胸膛因激動而微微起伏,熾熱的目光緊緊盯著陳太初,仿佛要從這位以善於創造奇跡的秦王口中,得到破局的錦囊妙計,或是至少,一句肯定他們主戰派立場的承諾。

陳太初放下茶杯,指尖在光滑的紫檀木案麵上輕輕敲擊著,發出篤篤的輕響,這聲音在寂靜的書房裡格外清晰。他沒有直接評判朝廷“堅壁清野”政策的對錯,而是將目光投向更深遠、更根本的層麵。

“彥崇,”陳太初的聲音平穩而有力,如同磐石,“西北之患,非一日之寒,亦非僅憑一兩場勝仗便可根除。李仁孝之輩,不過是疥癬之疾,其猖獗背後,是更為複雜的部族關係、地緣博弈。朝廷求穩,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中樞財力、精力,如今大半被國內災患與新法牽扯,短期內,難以支撐一場大規模的西北戰事。”

種彥崇眉頭緊鎖,欲要爭辯,陳太初抬手止住了他,話鋒一轉:“然則,被動防守,坐視賊勢坐大,確為下策。朝廷之策,在於‘守’;我等要做的,是在‘守’的基礎上,主動‘謀’,將防線向外推,將危機化解於萌芽。”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銳利地看向種彥崇:“我問你,西北防線,綿延數千裡,關隘堡寨星羅棋布,但真正能洞察草原大漠深處風吹草動的,是誰?是坐在興慶府衙門的將領,還是那些終年生活在邊境線上,與牧人、商隊打交道的邊民?是那些逐水草而居,消息靈通,卻因生計所迫,可能被李仁孝蠅頭小利所誘的小部落?”

種彥崇一怔,下意識答道:“自然是後者更為靈通……”

“不錯!”陳太初聲音提高了幾分,“民心可用,民力可恃!與其耗費巨資、犧牲將士性命去茫茫草原上尋找賊蹤,何不將邊民、甚至那些與李仁孝並非鐵板一塊的小部落,都變成我們的眼睛和耳朵?”

他詳細闡述道:“你可效仿古代‘保甲’、‘羈縻’之製,但需變通。在邊境州縣,遴選忠勇可靠的邊民頭領、商隊首領,給予他們一定的身份和微薄津貼,讓他們負責留意陌生麵孔、打探異常動向。對於草原上的小部落,不必強求其歸附,可與之進行互利貿易,我們用茶葉、鹽巴、鐵器非兵器)、布匹,換取他們的牛羊、皮貨,價格公允。同時明確告知,凡提供有價值之敵情者,如賊寇大隊人馬動向、囤糧之地等,按情報價值,給予重賞!金銀、糧食、乃至準許其部族在指定草場放牧,皆可作為獎賞!”

陳太初的眼神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此乃以利驅之,以信結之。讓邊境線上的每一個人,無論是漢是胡,都覺得替大宋留意動靜是有利可圖之事。如此,李仁孝的軍隊隻要稍有異動,消息便會像草原上的風一樣,迅速傳到你的耳中。屆時,是伏擊,是堵截,是堅壁清野以待其糧儘,主動權便掌握在你手中,而非被動挨打。”

種彥崇聽得眼中異彩連連,猛地一拍大腿:“妙啊!王爺!此法甚妙!化邊民為斥候,引部落為外援!這比單純派哨探深入險地,效率高得多,也安全得多!隻是……朝廷那邊,若有人非議‘資敵’、‘擅啟邊釁’……”

陳太初淡淡道:“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你可先於靠近前線、局勢最緊之處,擇一二據點試行。待有成效,擒獲賊酋或破獲大案,再行文稟報,陳明利害。屆時,事實勝於雄辯。記住,守邊之要,在於得人。得人心者,方能真正築起一道無形的、卻最為堅固的防線。”

接著,陳太初將目光轉向一直安靜聆聽的陸遊。

麵對這位青史留名的未來文豪,陳太初的態度溫和了許多,帶著一種對後輩才俊的欣賞。“陸小友,彥崇兄讚你才華橫溢,尤擅詩詞。不知近來可有新作?對這天下大勢,又有何見解?”

陸遊沒想到秦王會突然問自己,連忙起身,恭敬中帶著一絲激動:“王爺垂詢,晚生惶恐。近日偶得幾句,多是些傷春悲秋、歎旅途艱辛的淺薄之詞,不敢汙王爺清聽。至於天下大勢……”他猶豫了一下,謹慎地說道,“晚生以為,內修政理,外禦強侮,乃立國之本。西北之患,根源或在於內地不寧,財力不濟。若能使百姓安居,倉廩充實,則邊患自平。”

陳太初聞言,微微一笑,心中暗讚此子年紀雖輕,見識卻不凡,已能從全局思考問題。他本人雖“知曉”無數後世名篇,但向來恥於竊取,故極少以詩詞示人,此刻便順著陸遊的話道:“小友所言甚是。詩詞乃抒發性情之物,然經世致用之學,更是男兒立身之本。望你將來,不僅以文采流芳,更能以實務報國。”

他又勉勵了陸遊幾句學問之道,便不再多談詩文,轉而問了些他遊曆的見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約莫一個時辰後,種彥崇與陸遊起身告辭。

陳太初親自將二人送至書房門口。臨彆前,他看似隨意地拍了拍種彥崇的肩膀,語氣平淡,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彥崇,西北之地,交予你們種家經營,已近十載光陰了吧?”

種彥崇心中一凜,躬身道:“是,王爺。自靖康後,朝廷便委家父與叔父經略西北。”

陳太初目光深邃地望著他,緩緩道:“近十年矣……卻仍未將西北經營成鐵板一塊,令宵小之輩仍有可乘之機。此中緣由,固然複雜,但你種家……是否也應反思一二?是否過於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一門一戶之權位,而忽略了經營根本、收服人心之大計?”

這番話,語氣不重,卻像一根無形的針,精準地刺入了種彥崇,乃至整個種家心中最敏感、也最愧疚的角落——那便是在當年陳太初與皇帝關係最微妙、最需要外力聲援的時刻,種家選擇了作壁上觀,以期保全自身在西北的權柄。陳太初此刻舊事重提,並非追究,而是一種敲打與警示。

他頓了頓,語氣轉為鄭重:“往事已矣,望你等能汲取教訓。日後經略西北,需牢記:權力之基,在於民心;疆土之固,在於民生。務必善待轄內百姓,無論是漢是胡,皆是你等守護之子民。要保護農民安心耕種,商人暢通無阻,嚴禁麾下將士、胥吏以權壓人,盤剝勒索。唯有境內安寧富足,方能彙聚人心,成為你等抵禦外侮的堅實後盾。否則,內憂一起,外患立至,屆時,種家縱有萬夫不當之勇,又能如何?”

種彥崇聽得額頭微微見汗,深深一揖:“王爺教誨,如雷貫耳!末將銘記於心,定當稟明家父,痛改前非,以西北蒼生為念,不負朝廷與王爺重托!”

陸小友,有時間可以在京城去找忠和,他現在任職在資政院,你二人可以多親近親近。

陸遊也不無應允,點頭答應。

陳太初點了點頭,不再多言,目送種彥崇與陸遊二人身影消失在庭院儘頭。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 妾本絲蘿,隻圖錢帛 勝天半子祁同偉魂穿林天 潛伏台灣:海燕的使命 醫院那個跟頂流撞臉的誌願者 殊運 重生後閃婚,絕嗣老公不裝了 懷孕信被截?我帶娃逼婚首長寵瘋 下山後,七個千億未婚妻找上門 猩紅末世,開局覺醒崩壞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