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中心的能量場泛著暖金色的光,像塊融化的陽光,藍靛與透明花的根係在光裡交織,每片新葉舒展,都對應著地球社區或未知行星的聲歡笑。植物學家的儀器顯示,能量場的核心頻率穩定在432赫茲——這正是人類微笑時腦電波的主流頻率,也是藍靛花開最旺盛時的振動頻率。“你外婆總說‘人快活,花也旺’,”林硯對著實時傳輸的光譜圖輕笑,圖上跳動的峰值,與記憶裡外婆逗她笑時的腦電波記錄完全重合,仿佛老人的快樂,早已為這宇宙級的能量場定好了基調。
社區合唱團唱到《藍靛謠》的高潮時,能量場突然迸發出束強光,地球的藍靛叢與光尾裡的透明花同時綻放,花瓣的開合節奏,與居民們的笑聲起伏完美同步。穿藍布衫的老裁縫舉起針線籃,銀線從籃裡湧出,往能量場的方向織花毯,毯麵上的藍靛花紋,每朵都對應著聲歡笑:孩子拿到藍靛糕點的雀躍、老人見到跨時空影像的欣慰、宇航員在空間站收到花訊的驚喜。“這花毯是用快樂編的,”她的頂針上纏著縷銀線,正往朵新開的透明花裡鑽,“你看這針腳,密的地方笑聲大,疏的地方是淺笑,和你外婆繡的‘喜樂圖’一個道理。”
暴雨突襲社區時,能量場的光芒反而愈發柔和。躲雨的居民擠在觀星台裡分享藍靛茶,笑聲在雨幕裡反彈,被銀線送進能量場,光尾裡的未知生命突然往透明花裡注入星塵,兩種快樂在能量場中心相撞,織出道彩虹橋,橋的欄杆纏著藍靛藤與透明花莖,每隔三米就有朵共生花,花心浮著雙重笑臉——地球人的笑容與未知生命的光紋表情。“雨裡的快樂更金貴,”守園的老人敲著拐杖笑,他的快樂讓能量場裡的朵藍靛花突然長高,“就像你外婆說的‘苦日子裡的笑,能頂三分甜’,宇宙也認這個理。”雨停後,彩虹橋的每個橋墩都長出新的藍靛苗,苗尖纏著銀線,往地球與未知行星的方向同時生長。
深夜分析能量場的擴散軌跡,林硯發現它的傳播遵循著“快樂倍增定律”:地球社區的聲歡笑,能讓能量場擴大平方米;光尾裡的次光紋閃爍,對應著能量場向外延伸米;而兩者的快樂疊加時,能量場的擴張範圍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呈幾何倍數增長。“這和外婆的宴席規律一樣,”植物學家指著擴散模型,模型裡的能量波,與老人記錄的“客人笑聲與宴席熱度關係表”完全吻合,“人越多,笑越響,場子就越暖,連花都會多開兩茬。”林硯翻開那本泛黃的記錄表,銀線從紙頁裡湧出,把“三個人的笑抵過場雨”的民間智慧送進能量場,場裡的共生花突然集體抖動,抖落的花瓣裡,浮著地球與未知行星的雙重快樂影像。
秋分的“快樂傳遞日”上,地球居民與光尾裡的生命玩起“笑聲接力”。幼兒園的孩子們圍著藍靛叢做鬼臉,能量場立刻往未知行星的方向推送團金光,光尾裡的小生命見狀,用透明花敲出串光紋,反彈回的快樂能量讓地球的藍靛叢瞬間開滿花;社區的老棋友們為步好棋拍手,能量場裡的共生花突然排出棋盤的形狀,藍靛花當黑子,透明花當白子,擺出的棋局,竟與光尾裡未知生命用星塵下的盤完全相同。“這是快樂在說同句話,”林硯舉著記錄板,板上的快樂數據正與光尾的反饋形成對稱曲線,“不管用笑聲還是光紋,意思都是‘真開心’。”
空間站的宇航員在生態艙裡做了個實驗:他對著藍靛叢回憶與家人的團聚,能量場的讀數立刻飆升,光尾裡的透明花突然往地球的方向傾斜,未知生命的光紋表情變得格外柔和。“原來思念裡的甜,也算快樂能量,”他對著通訊器笑,掌心裡的藍靛花瓣,正映出未知行星的夜景——無數透明花組成光海,與地球社區的藍靛花海形成鏡像,“就像你外婆想外公時,總會多澆兩瓢水,說‘花懂人的念想’。”此刻地球的能量場中心,朵最大的共生花突然轉向空間站的方向,花瓣上浮現出宇航員家人的笑臉,與光尾裡的光海重疊,像在說“我們收到你的快樂了”。
能量場裡的共生花開始結果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