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劉曄心中再度浮現關雲旗的名字。
劉曄開始思考:人近芝蘭室,則久而能熏香,同近賢者能變好,或許應該讓阿鬥更多地接近雲旗吧?
另一邊,在長江水波蕩漾之上有一艘烏篷船,船上卓恕正與淩統交談:
卓恕戲謔:“你是江東年輕英雄,戰場上英勇無畏。可在妹子的事情上卻扭扭捏捏,像是小女兒家的模樣!”
自從道彆了卓榮後,淩統心情便無法平靜。卓恕看穿了他的心思並安慰:“她救助張遼,完全是醫生職業道德使然。”
淩統回答:“這的確珍貴且讓我心動,但我仍顧慮她的未來是否因我蒙上陰影。”
卓恕進一步解說道:“妹妹的想法或許看似天真,但實際上是對天下的關懷。她認為每一個漢人生命都很寶貴。或許這是她救張遼的真實原因吧。”
聽到這番話,淩統若有所思:“是啊,這種想法雖然理想化、天真爛漫,但卻十分珍貴。”
淩統曾經曆父親與甘寧之間的恩怨,在劫曹營的過程中也逐漸放下了一些舊日執念。此刻卓榮的行為給了他全新的啟示。
卓榮的行為讓他意識到,立場不應限製個人的選擇或行動。東吳、魏國和蜀國之間終究要一統山河,漢人都是同胞何必自相殘殺?
麵對未來不確定性和風險,他對愛情感到畏懼,卻也在反思自己的選擇…“你在想什麼?”卓恕好奇問道。
“我並非怯懦,隻是對前方充滿迷惘。”淩統一邊回答,一邊望向遠方的水麵,心中感慨萬千。
“你怕什麼蟲豸!”鄭安直接打斷了陳明的絮叨,“你以為亂世中的每個女子都想追求安穩?自從華佗仙逝,我妹妹何曾安寧過?動蕩的日子她早已習慣。兩個動蕩的靈魂,為何不能成為相濡以沫的知己?或許……你們不僅能讓生活美好,還敢於一起改變這片亂世。”
陳明顯得愁眉不展:“這隻是現在的一廂情願罷了……婚姻並不是這樣的!”
“唉……”鄭安不再作聲,搖了搖頭,“真是一個不開竅的人遇上另一個不開竅的人……”
正當此時…幾艘小船忽然出現在前方,攔住了陳明和鄭安所乘坐的烏篷船。陳明立刻警惕起來,身子蹲低,手也搭在背後的刀柄上…就在這時。
“將軍,您終於回來了——”
對麵船上,幾十名士兵歡呼雀躍,顯然他們並不是敵人,而是陳明的親衛部隊。
“你們也知道我會回來?”陳明頗感驚訝。
士兵們連連點頭。
“將軍,您回來得太好啦,我們可想您了。”
“主公寄信回來,說將軍身受重傷……傷勢如何了?”
“將軍,要不是您回來,我們都打算散開去尋找您了!”
這是東吳獨特的兵製……將領與麾下部曲的關係極為緊密。陳明的軍隊隻效忠於他一個人;即便是陳明不在,這些士兵也隻能歸他的後人或家人統領。
孫權若想接管這支部隊,必須扶持陳明的家族成員,並經過漫長的時間來完成這一轉變過程。
看到一群久違的兄弟,陳明也不由感慨萬分。
終於回到家了!
又能見到年邁的母親,見見老部屬與族人們!
就在這時,一位親衛哭泣著報告說:“少將軍,不好的是……您的家人都被主公軟禁起來了!”
聽到這話,陳明的眼神驟然變得疑惑而憂慮。仿佛瞬間明白了什麼——
“她們在哪?她們好不好?”
眨眼之間,陳明的聲音變得急切而不安。
主公竟對他的家人下手了?這是為什麼呢?
陳明雖然年輕,但也聽說過主公的手段……
綿竹關,這裡是蜀中通往成都最後一條防線,曆來寧靜無戰事。正因為這樣,綿竹關很少有修繕,如今已顯得陳舊斑駁。但因為常有商旅往來,街道依舊繁忙熱鬨。
卻在一日黃昏之際,原本已緊閉的關隘大門竟然打開,隻見一人飛騎入關,疾馳而過,高聲喊道:“大捷!三將軍於瓦口大破敵軍三萬!曹軍被困八蒙山!”
這是宕渠前線的戰報!攻克了瓦口,就打通了蜀地和巴地的交通線路。
張飛早有命令,此次捷報沿途傳播,以鼓舞民心士氣。他更是誇大數字——將殺敵三千誇張為三萬,以此振奮百姓。